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年报> 内容
2019年,全区以节能降耗为重要抓手,按照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围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把低碳环保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升级的有效突破口,但受个别重点能耗企业影响,全区规上工业全年用能耗呈行业集中、企业集中、总体趋升态势。
一、能源生产消费基本情况
(一)综合能耗头尾增幅较高。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增幅前低后高,当月波动较大,总体低位运行。全年综合能耗消费量982.68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8%,增速较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0.230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5.8%,降幅较上年收窄2.9个百分点。
2019年能源综合消费量累计增幅和当月增幅
(二)工业用电持续增高。2019年全区全社会用电量20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升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上升2.8和3.7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用电量17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5个百分点,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升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上升4.4和5.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全年用电量128.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占全部工业用电量的75.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2.7%。
(三)高耗能行业“三降二升”。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工业生产综合能耗为909.00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8%,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综合能耗的比重达92.5%,占比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能耗上升,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能耗同比下降。
单位:万吨标煤
行业类别
2019年
增长(%)
五大高耗能行业合计
909.00
1.8
纺织业
22.07
-6.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91.65
4.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3.28
9.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10
-13.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69.90
-14.8
(四)重点耗能企业占比进一步上升。2019年全区年耗能3000吨标煤及以上企业共102家,比上年增加9家,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920.08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93.6%,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59家,万吨标煤以上企业26家。受集团企业拆分影响,目前10万吨标煤以上企业分别为中发炼铁、东方特钢、邦益钢铁、华电戚墅堰发电、华电戚墅堰热电、中天钢铁和亚太热电等7家,重点耗能大户全部集中在钢铁、热电行业,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832.21万吨标煤,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84.7%,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
(五)节约用水得到加强。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为24716.96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5%。地表淡水是取水第一大来源。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地表淡水取水量18870.89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8%,占取水总量的76.3%,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重复用水量为144159.55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上升3.8%。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能源消费结构有待优化。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用煤企业11家,比2018年减少5家,比2016年减少102家。全年累计煤炭消费312.73万吨,较2018年增加4.41万吨,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合计的比重为24.5%,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在钢铁产能提高的影响下,焦炭占比明显上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焦炭消费量607.46万吨,比上年增加151.73万吨,增长33.3%,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合计的比重高达60.1%。
目前非电行业8家,全年煤炭消费232.89万吨,比2018年增加0.54万吨,比2016年削减38.22万吨,要完成减煤任务需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二)“百千万”重点用能单位总能耗超预期目标。18家监测的“百千万”企业共耗能858.43万吨标准煤,占全区规上工业总能耗的87.4%,整体用能进度达104.5%,拉动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长1.6个百分点。能耗进度超预期目标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盈德气体、湖塘热电、中天邦益气体、中天钢铁(集团,包含拆分的3家企业)和东方润安(集团,包含拆分的4家企业)。 监测的“百千万”企业需要进一步关注节能技改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创新生产工艺,对创新项目和有重大突破的技改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和奖励,尽早形成低排高产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