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年报> 内容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定发展信心,改善消费环境,丰富消费内容,挖掘消费潜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全区消费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运行态势。
一、消费市场总体情况
(一)市场运行缓中趋稳。2019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4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三季度回落2个和0.5个百分点,增幅下滑势头逐渐收窄。全区社零总量居常州市六辖区第1位;增幅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居第3位。其中,全区限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69.12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2.4百分点,但比三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从限上累计增速看,四个季度分别为4.8%、9.1%、6.1%和6.7%。扣除汽车和石油影响,全年限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4%。
(二)行业支撑力差异明显。从批零住餐四个行业零售增长情况看,差异较为明显。全年,限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8.02亿元,同比增长14.2%;限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00.67亿元,同比增长仅3.8%;限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91亿元,同比下降2.5%;限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52亿元,同比增长26.3%。
(三)城乡二元结构差距缩小。随着农村综合配套设施的不断改善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村市场的购买力正得到逐步释放,零售额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全年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5.22亿元,占全社会社零的比重由上半年的9.6%提升到13.7%;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2.17亿元,同比增长8.6%。数据表明,城镇消费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增速有所回落;而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环境不断优化、乡土旅游渐受欢迎等因素的带动下,农村市场消费增长较快,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消费体量的差距。
(四)商品分类销售喜忧参半。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商品分类情况看,在22个商品零售大类统计中,16个大类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粮油食品、服装纺织、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同比分别增长17.9%、14.7%、14%、8.1%,这4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50.4亿元,拉动限上社零增长2.6个百分点;限上单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共实现零售额16.25亿元,同比增长20.2%;家电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98亿元,同比增长10%,均高于限上平均增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汽车、石油类等大宗商品零售增速始终在低位徘徊。全年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2.52亿元,同比下降0.5%;石油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2.57亿元,同比增长1.7%。市内轨道交通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区消费外流,尤其是金银珠宝类商品尤为明显,全年金银珠宝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61亿元,同比下降3.2%,上半年增长7.5%。
限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类值分组增长情况表
商品类别
分季度增幅%
1-12月
1-9月
1-6月
1-3月
总计
5.6
4.9
8
3.5
粮油、食品类
17.9
7.7
9.7
22.9
饮料类
2.5
3.6
1.6
-0.1
烟酒类
27.6
23.1
23.6
18.9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4.7
18.2
17.1
33.2
化妆品类
-1
0.9
2.4
金银珠宝类
-3.2
-1.2
7.5
14.2
日用品类
8.1
1.2
7.2
11.2
五金、电料类
16.1
13.3
16.8
15.4
体育、娱乐用品类
-47.6
-60.2
-76.6
-81.7
书报杂志类
16.4
23.3
36.2
81.4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3.8
1.5
2.1
1.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10
19.5
8.8
中西药品类
14
14.3
9.5
文化办公用品类
-6.8
-4
-3.1
-5.6
家具类
2.6
9.4
4.8
16.2
通讯器材类
-6.7
-9.6
-21
石油及制品类
1.7
5.3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20.2
17.6
10.9
27.2
机电产品及设备类
31.3
-54.8
-50.4
30.8
汽车类
-0.5
-0.2
3.1
-6.9
棉麻类
20.8
16
19.1
其他类
25.8
19
72
(五)亿元市场增长稳中趋缓。2019年,全区19家亿元以上市场(含汽车城)实现成交额754.31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较去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全年四个季度增幅分别为0.6%、1.9%、1.5%、1.1%,呈逐步下滑态势。湖塘纺织城、武进汽车城和夏溪花木市场等3家市场成交额突破百亿,分别达267.44亿元、110.02亿元和203.28亿元。纺织城业务较为传统,受棉纺织市场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增速较去年下滑了2.7个百分点;夏溪花木市场受房地产市场开发热度下降以及市政工程类项目减少等大环境影响,增速较去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汽车零售低迷成为拖累汽车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019年我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增长良好,但增速比2018年回落了2个百分点,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仍然存在,消费品市场持续增长的压力依然突出:一是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不明朗。虽然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协议基本达成,但是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反映到大宗商品市场不会马上有利好,部分出口商品仍然受到抑制,目前期货市场起伏较大,市场信心明显不足,供给和需求都受到了影响。二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抑制了当期消费。2019年,受到猪肉、果蔬等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推动,全国CPI涨幅逐渐扩大,至12月份同比涨幅达到4.5%,影响了居民在其他商品上的支出,对居民其他消费升级行为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三是汽车类商品销售依然不景气。从国家有关部门监测的数据看,12月广义销量依然同比降幅较大,我区多家4S店普遍没有完成年度指标任务,汽车零售下滑的仍然没有反转势头。四是当前网购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消费者在区域内的消费意愿,当前的统计口径无法真实反映这部分情况。
三、促进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千方百计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扩大就业,提高企业效益和劳动者报酬,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工资水平、提高低保户补助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稳固形成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二)改善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农村人口众多,需求潜力大,要引导、鼓励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针对农民的消费需求,组织适销对路商品,推动农村市场加快发展。在推进城镇化和中心镇建设中要做好商贸流通方面的规划,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
(三)培育重点企业,扩大市场规模。一要继续做大、做强现有限额以上单位,充分发挥现有限额以上企业的龙头作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引导其规模健康发展,为我区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为全区的税收提供有力的支撑;二要重点培育一批新的限额以上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形成新的增长点;三要积极引进信誉好、实力强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消费品位。
(四)大力促进限上企业的网络销售。积极推进网上购物、手机购物等销售形式发展,鼓励和帮助传统流通企业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开展本地产品网上促销、网络分销和批发,推动品牌企业开设网络旗舰店,鼓励超市、商业综合体设置快递投送设施,方便大众,引导传统商贸企业积极发展线上业务,自建或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拓展销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