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犬类养殖已受到多数城乡居民的青睐,养犬爱好者也越来越多。让自己的宠物犬健康快乐地生长,防制犬病是每个养犬者的心愿,特别是一些烈性传染病甚至部分人畜共患病不仅会给犬类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人身伤害。因此,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对预防和控制犬类传染病,促进犬业健康发展,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日常防疫管理
1、搞好饲养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防疫习惯。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犬的抗病能力,是防疫的基础。经常保持清洁、卫生的犬类生活环境,既是防制犬病的需要,更是维护人们良好生活秩序的需要。犬舍要天天清扫,及时清除粪尿,犬具、食具一定要干净清洁,每次喂、饮后要清洗,并定期消毒。最好不要携犬进入公共场所,尽量避免接触病犬。
2、重视消毒工作。消毒可杀灭特定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养犬户应常备消毒剂,经常定期地对犬舍、食盆及其它犬具进行消毒,平时每周消毒1次,在梅雨季节、生病期间则宜3天消毒1次,常用消毒剂有安立消、百毒威、新洁尔灭、新宝洁等。
二、做好新购犬的防疫措施
不论家中以前是否养过犬,在准备新购入犬之前,应先对犬舍、犬具进行认真消毒。如家中已有犬,对新引进的犬只应隔离饲养,先观察1个月左右,确认健康后,方可相互接触。对新引进的幼犬,满1月龄的,可给幼犬注射高免血清,间隔10天再注射1次,同时在1周内每天加喂普罗泰等增强自身免疫力的药物,以提高其抗病力。
三、高度重视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使机体产生免疫力,防止、减少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养犬者重点要搞好狂犬病、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等疾病的防疫,犬用疫苗有犬瘟热、狂犬病及细小病毒病等单价疫苗,也有狂犬病、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等多价疫苗。养犬者应在兽医的指导下选用、防疫。
预防接种可分为定期、不定期和紧急预防接种。定期预防接种是在疫病未发生前预定的时间内,对健康犬进行接种;不定期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新引进或新生幼犬进行的接种;紧急预防接种是在已发生疫情的犬场,对尚未发病的犬进行接种,以保护犬免受传染。
犬只的预防接种应在健康状态下进行,接种后犬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泌乳期、体质弱或有慢性疾病的犬,容易出现接种反应,最好暂缓。
要给犬防疫确定免疫程序。即在幼犬45日龄、60日龄、75日龄分3次注射疫苗。成年犬每年免疫1次,每次免疫注射疫苗2次(间隔15天)。妊娠犬产前2周免疫1次。
四、加强定期驱虫工作
驱虫药种类很多,应根据犬体寄生虫性质,选择相应药物。如虫必清(吡喹酮片),适用于犬的各种绦虫、蛔虫、血吸虫病等;复合灭虫丁胶囊,可驱杀多种线虫、绦虫、吸虫及体外寄生虫;还有左旋咪唑、氯硝柳胺片、伊维菌素注射液等。
仔犬20日龄第1次驱虫,以后每月驱虫1次,6个月龄后,每季度驱虫1次。每次驱虫服药或注射驱虫药2次(间隔7天)。对服药后1-3天内排出的粪便或虫体要彻底清除,堆积发酵或焚烧处理,防止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