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2020年武进区水稻中后期田管意见
发布日期: 2020-07-29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今年我区水稻栽插基础较好,播栽时间较早,栽后植伤较轻,但我区从6月10日入梅,7月21日出梅,42天的超长梅雨期,持续时间长,梅雨量大,对水稻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植株叶薄嫩绿、茎秆细软、个体弱、根系发育不良、小分蘖比例高、群体差异大。据7月25日苗情哨汇总:全区机插稻苗数为19.84万,比去年减7.39万;叶龄11.31叶,比去年多0.61叶。根据苗情分析诊断,全区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是争穗数、攻大穗、夺丰收的关键时期,也是运用肥料开展栽培调控的最后机会,因此,落实关键措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地要认真分析苗情特点,因苗分类指导,围绕稳长促壮攻大穗、防范灾害保丰收,切实加强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为水稻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水浆管理,构建高质量群体。围绕管好水,优化田间土壤环境,构建高质量群体的要求,各地要根据不同种植方式、不同苗情,做好分类指导。对因前期搁田叶片已脱力发黄的田块,实行干湿交替间歇湿润灌溉,直到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再建立浅水层。对搁田效果不理想,群体偏大的田块,要组织人工或机械开沟,继续搁田并适当重搁,促进根系深扎,增强植株抗倒能力。对部分迟播、迟栽或因暴雨受灾苗体弱小,群体不足的田块,可增施5公斤尿素,实行带肥轻搁田,促进苗情转化,争取动摇分蘖成穗。搁田程度把握田边未“发白”,有少量细裂缝时,即可上水,然后再落干,如此往复,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田土沉实、田中不陷脚、夜色褪淡、叶片挺直。秸秆还田田块除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建立水层外,其余阶段以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防止复水后群体反弹和土壤回软,保证穗分化期土、水、气协调,提高抽穗结实期水稻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功能,增加后期群体干物质积累。

二、科学施用穗肥,争足穗攻大穗。由于今年群体偏小,低位分蘖较少,因此,建议采取“重施促花肥、普施保花肥”的原则,以确保动摇分蘖成穗,从而既稳定穗数又兼顾大穗。同时施用穗肥除参照生育进程外,还应视叶色而定,做到早褪早施,晚褪晚施,重褪多施,轻褪少施,既保证正常发育需求,又避免贪青倒伏。对群体苗数相对不足的田块,要早施重施促花肥,促花肥在叶龄余数4时施用,可亩施尿素10公斤,保花肥一般在叶龄余数2时亩施尿素5公斤;对于群体适宜的田块,群体生长正常的促花肥一般在叶龄余数3.5时施用,可亩施尿素10公斤,在叶龄余数1.5时施用保花肥,亩施尿素5公斤。对于群体旺长型,穗肥一定要推迟到群体叶色“落黄”时施用,并适当减少用量,宜于倒3叶或倒2叶时一次施用;对秸秆还田、前期氮肥用量较多、拔节期叶色较深的田块,要适当减少用量,以打造优质品牌大米为目的建议穗肥重施促花肥,慎用保花肥(稻米的品质形成与后期的氮肥施用关系密切)。

三、加强防灾减灾,确保丰产丰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台风、暴雨、极端高温、异常低温等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频发季节,各地要切实把防灾减灾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发动,增强防灾减灾工作主动。要加强灾害预警,密切与气象、水利等部门联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对稻田沟系不配套的田块,要继续清理、疏浚内外三沟,修缮排水设施,确保雨后田间积水排得出。要抓好病虫防治工作,根据区级发布的病虫防治意见,加强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病虫灾害损失。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农技人员,要切实关注水稻生育进程,深入生产一线,会商分析水稻苗情长势,研究制定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切实提高田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做细做实防灾减灾工作预案,确保大灾少减产,轻灾不减产,力夺秋熟丰产丰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