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洪灾期间河蟹养殖应对措施
发布日期: 2020-07-16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极端天气对水产养殖特别是河蟹养殖息息相关,几乎每个河蟹养殖者每天都会关注天气。6月中旬入梅以来,江苏一直阴雨天气,特别是7月份以来,多地连续遭遇强降雨,造成湖泊、河沟、池塘水位猛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这对河蟹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河蟹养殖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环境调控创新团队特制定以下应对措施:

1.积极查看水位 

洪灾期间,要根据池塘水位情况,及时降低水位,防止漫塘。若外界水位高过池塘水位,应加强巡查,防止涌水、溃坝,有漏水点的,要及时封堵夯实。

2.及时检修设施  

加强日强巡塘次数,及时查看、检修防逃板、防逃网、增氧设备等,对有损毁的、破损的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更换、维修、加固,尽快修复养殖生产设施。

3.投喂优质饵料  

洪灾期间,必须积极投喂优质可口饵料,保证河蟹正常摄食,并每天查看摄食量,根据摄食情况调整饵料量。充足的饵料能增强河蟹体质,良好的体质可有效应对和缓解不断变化的环境影响。

4.强化水草管理  

河蟹养殖离不开水草的管理,洪灾对水草的生长影响非常大,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应注意勤观察水草的生长,并根据水草的生长采取促、疏、割、控、护等措施,充分发挥水草的作用。

5.加强多级增氧  

在洪灾的情况下,池塘的溶氧会偏低,这时,只有通过池塘增氧设施的开启,通过上层水车和底层微孔曝气增氧等方式,缓解池塘的缺氧状况,使池塘中有限的溶氧满足河蟹的正常生长。

6.调整管理措施  

及时关注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河蟹生长情况适时调整池塘管理措施,强化预测预警机制,尽可能降低养殖风险。

7.摸清现存塘量  

要及时摸清河蟹存塘量,以便安排下一步的生产计划。可根据摄食量和地笼捕捞等测算。存塘量在500只/亩以上的,可继续开展后续生产,存塘量不足500只/亩的,可并塘养殖,或套养青虾等方式减少损失。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