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综合防控“两虫一病” 治前压后打牢基础——水稻第一次病虫总体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 2020-07-15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受前期高温、近期持续多雨凉爽的天气影响,水稻长势嫩绿,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多种病虫齐发为害,潜在威胁较大:1代纵卷叶螟见虫早,高峰期长,2代纵卷叶螟已陆续进入成虫盛发期;纹枯病见病早,早栽田和老病田发病较重。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努力打好以“两虫一病”为主的第一次水稻病虫防治总体战,切实压低病虫发生基数,确保水稻安全生长。

一、当前虫情

1、纵卷叶螟:通过草地赶蛾、稻田赶蛾、性信息素诱捕和灯诱等多种方式诱测显示,今年稻纵卷叶螟迁入时间早,6月12日雪堰草地见蛾,见蛾时间之早列2003年以来第二位。6月19日水稻所性信息素诱捕器见蛾,是2009年以来见蛾时间最早年份,7月2日前黄稻田见蛾,6月18日水稻所灯下见蛾,7月9—11日灯下出现一蛾高峰,高峰日(7月11日)蛾量20头;2代纵卷叶螟于7月7日进入发蛾高峰,目前仍处于蛾量上升期,沿湖地区蛾量2000-4000头/亩,一般地区蛾量100—200头/亩。全区7月10—13日普查19块田,平均百穴虫量78.5(0—231)头,以低龄幼虫为主,百穴卵量188.7(0—495)粒,虫卵合计267.2(0—528)头·粒,防治达标田块占73.7%。沿湖地区虫卵量较高,预计7月15日前后进入卵孵高峰,田间虫量还将增加。

2、稻飞虱:

(1)灰飞虱:据水稻所灯诱资料分析,截止7月8日,灯下出现三个成虫峰,分别为6月17—19日,6月24—26日和7月6日至今,第一高峰单日最高虫量24头(6月17日),第二高峰单日最高虫量24头(6月25日),第三高峰日最高虫量28头(7月7日)。据7月8日水稻所系统田调查,平均百穴虫量112头,其中百穴成虫60头,以长翅成虫为主,百穴若虫52头,以3、4龄为主。全区7月10—13日普查20块田,平均百穴虫量187.2(56—384)头,其中成虫48(4—120)头,若虫139.2(52—376)头。

(2)白背飞虱:据水稻所灯诱资料分析,7月6日灯下始见,单日最高虫量12头(7月7日)。据7月8日水稻所系统田调查,平均百穴虫量32头,其中百穴成虫16头,均为长翅成虫,百穴若虫16头,以2、3、4龄为主。全区7月10—13日普查20块田,平均百穴虫量168.8(68—368)头,其中成虫38.4(4—100)头,若虫130.4(0—360)头。

3、纹枯病:当前水稻长势嫩绿,长梅雨期持续高湿的小气候有利于纹枯病病菌侵染,田间已普遍查见病株,全区7月10—13日普查16块6月上中旬栽插田,平均病穴率1.9(0—2.6)%,病指0.3(0—0.5),发病田块比例为81.3%,其中病穴率在5%以上田块占18.8%。部分5月下旬早栽插大田纹枯病发生偏重,调查5块田,平均病穴率24(12—38)%,病指1.3(0—8.7),远高于其他田块,应及时加强防治,以防后期“冒穿”危害。

二、防治技术意见

1、防治策略:主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兼治其他病虫。

2、防治对象:所有水稻田。

3、防治时间:7月15—17日突击用药防治。早栽大田可提前至14日用药。

4、防治药种:亩用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渣打)15克+63%噻嗪·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中南剑)16克+12%井冈·蛇床素可溶液剂(晴雨伞)50克兑水30—40公斤小机喷雾或兑水20—25公斤弥雾机弥雾。

已发生叶稻瘟的田块,上述配方中另加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80克/亩防治稻瘟病。

三、注意事项

1、坚持统防统治,全面突击用药。目前正是水稻营养生长旺盛的关键时期,各地要高度统一思想,统一药种配方,加大技术宣传和防治发动力度,治上压下争取主动,全面控制病虫为害,要充分发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功能,提高防治功效和农药利用率。

2、提高喷药质量,保障防治效果。要做到先上水,后用药,用足水量,保证药液到达植株基部,并保水2—3天,提高药剂防效;未搁稻田块应先用药,严禁田间无水喷药,提倡傍晚用药。近期持续降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开降雨时段,防治后4小时内如遇中等以上降雨须立即加大药量补治。

3、增强安全用药意识,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目前正值盛夏高温季节,要加强保护意识,避免中午高温时段作业,防止人身中毒和作物药害事故发生;药后田水严禁排入河塘,防止水生动物发生中毒事故;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及菊酯类农药。

提醒:每次施药后,将农药包装物带离农田,送至各回收点,保护生态环境。


常州市武进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三日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