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防治措施
发布日期: 2020-03-20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弹状病毒科的埃格特维德病毒,为一种单链RNA病毒,大小在(60~70)纳米ⅹ(170~180)纳米。病毒能在哺乳动物细胞株BHK21、WI-38和两栖动物细胞株GL-1上生长,但更易在鱼细胞株如BF2、CHSE214、FHM、PG和RTG-2上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4-20℃最适增殖温度为15℃,20℃以上失去感染力。主要危害淡水鲑科鱼类鱼种及1龄以上幼鱼,一般鱼体大于5厘米才发病。该病流行始于冬末春初,在8-10℃死亡率最高,而在15℃以上时,却很少发生。带毒鱼是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期通常为14周左右。

症状:病鱼病变主要特征是出血,体表的出血不及内脏严重。此病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神经型三型。急性型: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大量死亡,皮肤、肌肉、眼眶周围及口腔出血。病鱼贫血,造血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白细胞和血栓细胞减少慢性型:一般由急性转变而来,病鱼病程长,中等程度死亡率。神经型:发病较慢,死亡率很低,主要表现为运动失常。

诊断方法:

1.可根据流行情况、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2.用RTG-2细胞株分离病毒,观察细胞病变,可作出进一步诊断。

3.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或中和试验可确诊。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用聚维酮碘、季铵盐类、二氧化氯等彻底消毒,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发眼卵用伏碘水溶液消毒,可清除卵上的病原体。

3.养殖抗病力强的大鳞大麻哈鱼或虹鳟与银大麻哈鱼杂交的三倍体杂交种。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