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科教文卫> 教育信息> 内容
近年来,前黄镇坚持以“农耕文化”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其中,丁舍村的“前黄桑葚”作为前黄镇的一张农业文化名片,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前黄中心小学四五年级师生紧紧围绕“前黄桑葚”这一乡土特色资源,开展了综合实践的系列化研究活动。
5月15日下午3时,前黄镇丁舍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晓良来到前小,在阶梯教室为四五年级师生做了一场桑葚科普知识讲座。杨书记向同学们介绍了桑蚕文化、果桑的种植与管理、桑葚的果期与采摘、桑葚膏、桑葚酒等,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还进一步了解到丁舍村种植桑果已有20多年的历史,桑树浑身是宝,桑果、桑叶、桑树枝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桑葚具有成熟期短、不易保存等特点,丁舍村的农户会将其熬制成桑葚膏、酿造桑葚酒、晒成桑葚干,从而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杨书记还邀请同学们到桑果园体验桑果采摘,边采边吃甜津津的桑果可是人生一大美事。
5月22下午2时,同学们翘首以盼的桑果采摘活动开始啦!同学们分为四大组,迫不及待地进入桑果园,体验桑果丰收的喜悦。大家漫步在果桑园中,只见紫得发黑的桑葚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惹人喜爱。同学们从枝头上精挑细选熟透了的桑葚,有的同学说:“这些桑葚又大又甜,味道特别好,我要采很多很多,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尝!”有的干脆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了起来:“哇!桑葚好甜啊。”“你看我的桑葚,是爱心形状的!”“我的桑葚可比你大多了!”“你看你的嘴巴,都紫了。”桑果园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一个多小时的采摘,同学们收获满满,有的装了一大筐,有的装了一大袋,还有的打起了饱嗝。
一部分同学们还采访了桑农,了解到丁舍村有90多亩地的桑园,每亩地的产量在一千斤左右,成本需要2000-3000元,而利润可高达1.5万元/亩。看来桑葚不仅好吃,经济价值还高。不过桑果的产量受天气影响,今年因为一场春雪导致产量下降,幸好有区政府、镇政府的大力扶持,搭建了直播带货等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前黄桑葚等优质农产品,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通过讲座、采摘桑果、采访桑农的活动,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前黄桑葚”这一文化名片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但是要想真正走近“前黄桑葚”,还需要后续研究桑葚延伸的产业链、桑葚酒、桑葚膏、助农宣传等,相信同学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团结合作,出色完成走近“前黄桑葚”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