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 新闻发布会> 内容
发布时间:2019年9月19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洛阳镇政府珠光楼一楼会议室
发布主题:“江苏省环境治理体系镇村试点及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朱红兴 洛阳镇党委书记
主持人员:潘宏杰 洛阳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
发布会主席台
潘宏杰 洛阳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
【潘宏杰】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新华日报、新华网、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常州网等新闻媒体,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感谢。下面请各位记者就江苏省镇村环境治理体系镇村试点及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有关情况进行提问,洛阳镇党委朱红兴书记将逐一回答。
新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日报】
今天,洛阳镇开展江苏省环境治理体系镇村试点及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签约启动仪式,标志着相关工作正式展开。请问开展此项工作是基于什么原因?同时,开展环境治理体系镇村试点工作有何目标?
【朱红兴】
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洛阳镇开展这项试点工作,既是探索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在镇村这一级的生动实践,也是执行生态环境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合作协议的具化举措,同时也是落实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具体要求。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计划用一年多的时间,以提高全镇水环境治理和村庄整治成效为重点,通过在一、二期小流域治理试点村庄,开展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模式;率先在全国制定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环保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镇村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标准和规范。
常州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日报】
在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洛阳镇持续两年开展了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有关媒体也有了一定的报道。刚才,在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也到现场看了下,河道是水清、岸绿、景美,给人舒适的感觉。请问您有什么感悟可以和我们分享。
感谢记者的提问。洛阳镇在省级支持下,持续开展了两期武进港小流域小环境综合治理,目前一期已验收,二期已全面开工。主要有污水接管工程、河道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湿地建设等。通过两期的实施,我的感悟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生态治理政府主导。生态治理事关百姓福祉,作为政府部门必须主动作为,积极引导,统筹推进,强化管理,有效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二是统筹系统治理,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全面系统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系统推进村镇人居环境、河道水环境、区域生态修复等系统治理工程,由点到面,全面提升村镇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强化工程长效化管理。按照镇政府组织实施,行政村统筹管理,自然村具体落实,确保每个工程有专职人员进行管护,同时加强周边居民宣传教育,激发居民主动投入环境维护,确保每一项工程建设项目长效、稳定运行。四是增强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参与。加强对居民、企业的宣传教育,激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热情。“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常州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晚报】
洛阳镇是太湖二级保护区,镇域内水系发达,入湖干流武进港穿境而过,请问朱书记,在碧水保卫战中洛阳镇做了哪些工作?
治水工程是政府主导的民生事业。围绕碧水保卫战,洛阳镇主要做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三年行动计划污水管网建设和企事业单位污水接管任务,加强区域内排水片区整治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好源头控污截流工作;二是全面消除辖区内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恢复岸清水绿面貌;三是全面疏浚镇区范围内河道河塘,净化支流支浜水质;四是推进戴溪片区小流域综合整治一二期工程,形成连片效应,减少内源污染;五是形成一大批如管城村民自筹自建如意滩、岑村陆家浜水环境治理、东尖水美乡村等亮点示范工程。
碧水保卫战是长期的艰巨任务,洛阳镇也希望能把握此次试点和教育基地创建,不断提升洛阳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长效管理能力,率先在全国制定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镇村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标准和规范。
谢谢。
再次感谢在坐的媒体记者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