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 新闻发布会> 内容
发布时间:2019年3月14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委
发布主题:前黄镇2019年新闻发布会暨第十一届杨桥庙会文化节活动
发布人员:陈 江 武进区前黄镇镇长
张永相 武进区前黄镇宣传委员
朱志刚 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党总支书记
主 持 人: 钱颖旦 武进区前黄镇政协工委主任、党委副书记
参加人员: 1.武进区委宣传部
2.中红网、华讯网、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新华网、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常州电视台、常州网、中吴网、武进日报、武进电视台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主席台
【钱颖旦】: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第十一届杨桥庙会文化节活动今天正式开启,前黄镇2019年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首先,我介绍一下参加发布会的的各位领导,他们是:武进区新闻办副主任何泽宇;前黄镇人民政府镇长陈江;前黄镇宣传委员张永相;本人是前黄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钱颖旦。
应邀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中红网、华讯网、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新华网、常州日报、常州电视台、常州晚报、常州网、中吴网、武进日报、武进电视台等省、市、区多家新闻单位的20多位记者朋友。
让我们对各位领导、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陈江镇长介绍前黄镇2019年重点工作。大家欢迎!
陈江 前黄镇镇长
【陈江】: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草长莺飞、春意融融的美好时节里,我们迎来了“第十一届杨桥庙会文化节”,今天有幸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在这里相聚,感到非常高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前黄镇党委、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关爱和支持前黄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前黄镇概况以及2019年重点工作情况。
古镇前黄位于武进南部,东临太湖,西濒滆湖,总面积102.1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4个社区,户籍人口6.5万人。镇内河道纵横、交通便利、特产丰饶、人文荟萃,素来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农业大镇、教育强镇。2012年以来,借助与高新区规划建设一体化的契机,我们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管理实现有效提升。去年,作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镇各项事业成绩斐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11.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同比增长8.4%。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前黄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去年以来,我们本着“察民情、解民忧、排民难”的宗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重点围绕生态保护、拆迁安置、城乡管理、社会保障、文体活动、土地改革等方面,全面攻坚克难,逐一改进提升。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完成了6.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55公里镇村河道清淤等环境治理工程;开展了镇村环境整治,创成8个“康居型村庄”和3个“美丽型村庄”;建立企业河长制度,设立“碧水保卫百万光彩基金”。实施城乡面貌提档升级工程,完成前黄精致集镇整治和寨蒋线、前庙路、敬业路等农路提档升级。开展民生保障水平提标工作,发放各类救助金千万元,提前完成三年脱贫攻坚任务,组织开展400多场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
我们努力拼搏,因为深爱这片土地,我们接续奋斗,因为人民的满意是不竭的动力。2019年,前黄镇将接续攻坚克难,在十九大精神、省委“两聚一高”、“一特三提升”、市委“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推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等精神的指引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开展“六提行动”,攻坚克难,高标准推动前黄优质发展,争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到“十三五”末,将前黄镇打造成为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宜居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将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工业提振。加快与高新区一体化建设,做好鼎坤标准厂房、嘉浩物流、协盛电器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和项目招引共建。盘活发展资源,加速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代办制、“一窗通办”等行政服务水平,继续加强特色企业培育。二是做好生态提质。坚持生态优先意识,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行治理和监管两手抓,以坚定严肃的态度抓好中央、省以及各级媒体曝光问题的整改的同时,不断完善环境监管体系,优先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特色亮点。三是做好管理提升。按照“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综合提升、高效服务”的要求,落实精细化管理。严格规范预算管理,高效落实三资管理,全力攻坚土地管理,巩固提升长效管理,重点加强集镇管理,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以管理水平提升带动群众满意度提升。四是做好特色提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打造乡村生态特色亮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从贴近群众的角度挖掘彰显前黄镇乡村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乡风特色、形态特色。五是做好民生提标。扎实推进民生项目,继续提升文教卫生品质,落实扶贫帮困,维护好社会稳定。六是做好党建提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组织保障,强化理论武装,抓好意识形态。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前黄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我们热忱欢迎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常来前黄走走,多来采访报道,用你们的笔和镜头记录下前黄发展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为前黄的新发展汇入更多的新能量!
最后祝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张委员介绍前黄镇2019年度各类重大活动安排。大家欢迎!
张永相 前黄镇宣传委员
【张永相】:
各位媒体的新老朋友们:
诚挚欢迎、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来到杨桥,参加前黄镇本次新闻发布会,下面由我向大家简单介绍前黄镇2019年各类活动安排,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通过主题活动汇聚社会正力量。
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世界环境日、“七一”建党节、中秋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同升国旗仪式等系列活动,创作排演《江姐》、《沙家浜》等红色革命题材大型锡剧并进行巡回演出,组织“同唱祖国好,幸福舞起来”广场舞大赛,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爱心助学、典型选树、诗歌朗诵、知识竞赛、歌舞大赛、道德宣讲、社区天天乐、农产品推介等33类500余场次活动,用浸润着前黄乡土韵味的特色活动汇聚正能量,展示新形象。
二、通过农业活动擦亮农产品招牌。
前黄镇农业生产面积约6万亩,其中种植面积2.5万亩、养殖水面3.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水产养殖面积前黄镇在武进区乡镇中占比最大,现有“前黄”牌大米和“红高”牌河蟹,同时特色花卉、蔬菜、水果种植市场营销和影响逐步扩大。为引导产业优质高效发展,不断扩大前黄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真正打响前黄镇“鱼米之乡、耕读前黄”的文化品牌,前黄镇政府和农业协会以每年农产品推介活动为载体,通过举办活动来推动农业升级、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今年计划5-10月份按收成季节分别开展桑椹采摘、杨梅采摘、小记者体验插秧、水蜜桃采摘、名优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希望各位共同来参与农耕文化的体验、优质农产品的品尝,通过市场的认可共同助推进前黄农业长久发展。
三、通过四季活动展示杨桥古村魅力。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杨桥古村传统民俗文化,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大宣传主题,以本次“古村春韵·杨桥印象”第十一届杨桥庙会文化节为重要节点,按照四个不同季节的不同时令特点,我们今年策划了以下以杨桥古村为核心主题的活动。
首先是春之华,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营造节庆氛围,在3月5日学雷锋日开展保护老街志愿者活动,在三八国际妇女节组织开展奔跑吧女神——古村定向挑战赛活动,最近一段时间,组织开展了“一张相片定格杨桥”线上征集活动、“我爱杨桥”小视频大赛,以及今天举行的传统庙会文化节活动,近期还将开展杨桥宗祠道德讲堂活动,以及公益行动你我他——关注自闭症儿童健步走活动。
其次是夏之魅,在“五一”劳动节开展前黄特色农产品推介展销、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开展魅力前黄单车骑行活动,在六一儿童节开展武报小记者杨桥老街“巡游记”活动,在世界非遗日开展常武地区非遗项目集中展示,民俗文化节目展演活动。
再次是秋之实,在“七一”建党节,由党员志愿者到“杨桥新书场”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在暑假期间开展老街寻宝活动,在教师节组织教师志愿者到“杨桥新书场”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在国庆节举行杨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等系列活动。
最后是冬之韵,在杨桥老街开展前黄美食评选活动,并进行正式命名挂牌。
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活动,我们将按计划逐步开展,届时将提前通知各位媒体朋友前来采访报道,请大家对前黄保持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和关照。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新华日报】:
我是新华日报记者,刚才陈镇长在介绍情况时提到,前黄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把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那么请问陈镇长,在“263”专项行动中,前黄镇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下阶段还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18年,我们前黄成功创成了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镇,主要得益于以下9个方面的狠抓不放:一是提前完成减煤减化任务。削减煤炭消费总量3090吨,完成144.4%;九洲渔光互补二期并网发电,建成英特、远东屋顶太阳能。减化任务全面完成,关停化工企业24家、电镀企业2家。二是加快太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完成两个工业集中区的119家企业接管;培育无公害产品5只,绿色食品3只;完成2个大型养殖场标准化池塘改造。三是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程。完成祝庄、红星2个行政村的垃圾分类亭建设和集镇区垃圾分类房改亭工作,开展了7次各类宣传活动。四是严格落实黑臭水体治理。实施了4条黑臭河道整治,完成130处河塘、55公里镇村河道的清淤疏浚。完成6.2公里的污水主管网建设,完成全镇153家企事业单位接管、145家餐饮单位隔油池建设和69个排水片区整治,建成24个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点。聘任25位企业河长,成立“碧水保卫百万光彩基金”。五是强化畜禽养殖长效管理。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河蟹青虾养殖面积增加至11000亩,膨化饲料得到全面推广。六是积极开展大气防治污染治理。推动6家化工企业、19家包装印刷企业、7家电子、钢结构企业、9家汽修单位和10家餐饮单位实施了专项整改,完成对12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回头看。八是全面提升生态保护水平。实施完成800亩绿化造林工程,建成前黄文体中心、寨桥南街文化广场2个生态绿城项目。成立大气污染管控工作小组,组织人员全面开展了巡查。秸秆禁烧网络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和收储系统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加强。九是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实施环境网格化监管,对230家次企业进行网格化巡查;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调查整治,关停取缔94家、治理改造51家。
2019年是“263”专项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突破之年。前黄镇将始终把“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于“强富美高”新前黄建设的全过程中,在“保护提升”上动真格,在“示范引领”上见真章!
首先,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武澄沙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百日会战要求,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深化VOCs专项治理,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强化重污染天气防范。二是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李家浜、运西站浜黑臭整治,20km河道、110处村庄河塘清淤,23个排水片区建设和16.3km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等治污工程。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整治。新建56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设施。建设1个生态渔业示范鱼塘,完成杨家圩养殖尾水处理工程建设。调整河蟹青虾水产养殖面积至1.2万亩,推广应用膨化饲料7000亩。继续实行太湖整治。完成太滆运河、武宜运河、锡溧漕河、永安河4条河道及支浜的涉污排放口封堵工作。推进企业规范接管和污水预处理达标建设,完成246家企业雨污分流任务,落实重污染企业污水和雨水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控等措施,确保污水达标排放。三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开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完善提升祝庄村、红星村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推进前黄、前进等9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完成7个住宅小区内规划设置装潢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在集镇区范围内建设25座生活垃圾收集“房改亭”。
其次,在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方面。一是优化调整能源资源结构。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和绿色建筑发展,继续实施“屋顶计划”。有序推进储能、低风速风电项目,扩大利用生物质能。二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推行“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完成2家电镀、13家化工企业提升整治工作。继续推进“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提升,完成50家以上关停、50家以上整治提升的目标任务,并着力加强对已整治企业的长效管理。
第三,在创新打造前黄生态亮点方面。在省级生态文明示范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生态亮点,结合美丽村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绿地湿地、生活污水设施建设、黑臭河道整治等成果,打造“一村一品”、扮靓“一村一景”,点线面结合,塑造前黄特色的生态亮点。
【常州电视台】:
我是常州电视台的记者,今天是农历二月初八,这里正在“古村春韵·杨桥印象”前黄镇第十一届杨桥庙会文化节,请介绍一下庙会文化节都有哪些内容吗?
【朱志刚】: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天上午早些时候,我们已在老街举行了红歌快闪、《乾隆皇帝下江南》两项活动,中午的时候,将举行庙会的核心内容——“请城隍”出会仪式。
杨桥庙会始于宋代,在明清时代盛行,到今天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集合迎神、娱人、敬香、集市贸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具有十分浓郁的江南传统特色。在2016年,杨桥庙会被列入了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常武地区唯一且真正富有传统气息的庙会。二月初八杨桥庙会的重头戏是什么,那就是城隍爷出会了,是杨桥的一个传统习俗,也是百姓祈求神灵保佑,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的一种习俗。所谓城隍爷出会,就是城隍爷到舅家,带有敬重和感恩之意,同时,城隍也是惩恶扬善、为民伸冤、刚正不阿的神。
届时400人队伍按序出发,声势极为浩大。这里先卖个关子,等过会儿我们带着大家到现场去感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