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局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创新强区、实干富民”两大主题,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抓手,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凝心聚力、积极进取,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是“十三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文广新系统以服务全区中心工作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突出关键,紧紧把握系统工作重点
1、做好书香城市创建工作。今年是全民读书月举办的第二年,我们早安排、早部署,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着手筹备工作。4月8日,以“书香武进、悦读人生”为主题的第二届读书月正式拉开帷幕,共推出活动项目36个,相较于往年,各项活动都进行了提升,活动范围覆盖各年龄层次,既有好书推荐,诗词朗诵、读书征文、名人讲座等传统的阅读形式,又有读书奇妙夜、感悟分享等新形式,在全区持续掀起读书热潮。5月开始,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我们积极参与常州市创建省书香城市示范市活动,以读书月为基础,逐项对照书香城市的指标体系要求,认真做好创建材料的准备工作,11月13日,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赴我区进行了实地测评。
2、举办第六届市民艺术节。本届市民艺术节于9月8日正式开幕,举办展演、比赛、展示等共48项系列活动,并首次推出“全民艺术普及周”系列活动,一周之内,区、镇、村三级联动开展了200多个活动。此外,本届市民艺术节在载体与机制上进一步创新:如“歌声飘过40年全民嗨唱K歌大赛”,不设报名门槛,市民既可以通过唱吧APP在线录制节目参与,也可以通过线下商业综合体等场所的唱吧亭录制节目参赛;“艺美武进民星大舞台”才艺大赛和文化项目的公益创投比赛,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活动,力争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民星才艺大赛共有300多组选手报名参赛,举办了6场海选,3场复赛,10月7日举办的决赛由武进日报社进行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数十万人次,使市民艺术节真正成为百姓的节日。
3、全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应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3个。年初,我区印发了《关于下达2017年度特色强镇建设奖补资金的通知》,目前通过验收的148个村(社区)中有119个获得了奖补资金,剩余的将和2018年通过验收的一起下发,各镇(街道)的创建力度因此也进一步加强,比原计划增加了11个。6月下旬和10月中旬,我局分两批次牵头组织对今年建设点进行联合验收,验收情况较好。2019年,我区将完成剩下87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
4、大力开展“黑网吧”整治工作。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黑网吧”整治工作,陆续取缔19家,劝停15家,武进城区“黑网吧”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黑网吧”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横林镇和湖塘镇鸣凰片区比较突出,群众举报依旧不断。今年,在区政府分管领导的支持下,针对横林镇和湖塘镇鸣凰片区等重点区域展开了“黑网吧”专项整治行动,劝停“黑网吧”15家,联合取缔“黑网吧”2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巡察,多方联动,通过整治行动形成查处取缔“黑网吧”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压缩“黑网吧”的生存空间。
5、做好武进锡剧班招生工作。为进一步促进锡剧传承保护与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财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大力推进锡剧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并启动定向培养计划,委托江苏省戏剧学校培养一批锡剧表演专业学生。本次招收对象为2018年小学应届毕业生,计划培养戏曲(锡剧)表演专业学生22名,学制6年。目前,招生工作已经全面结束,通过这次与省戏剧学校的联合办班,经过几年的学习培养,将这些学生培养成为武进锡剧团未来的骨干,解决剧团青黄不接的问题。
(二)立足民生,文化惠民能力逐步加强
1、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常规惠民活动方面,水上舞台演出20场,凤凰艺术团送综艺节目、锡剧团送戏下乡各200场,农村电影“2131”工程在全区各地放映电影3300场,流动图书服务开展92次。特色文化活动方面,在开展全民阅读月和第六届市民艺术节的同时,我局还举办了“我们的节日·元宵”等主题活动,举办或承办了小荷竞放·全省青少年优秀艺术作品历年精品巡展、文房玉•闺阁金——明清江南地区时尚生活、江苏省青年优秀作品展等一批精品展览活动,并赴镇江举办了“精彩江苏”基层文化送展巡展——“半日闲”五人书法小品展。
2、文化场馆运转高效。区图书馆外借图书55万册,到馆75万多人次,开展各类阅读推广主题活动300余次,“阳湖书房”凤凰谷点接待读者24万人次,外借6.2万册,推进中小学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目前6所学校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2所学校建成自助图书馆。武进区文化馆公益性培训联盟春、夏、秋季班共开设300余个专业,招收学员3000多名,受益群众超3万人次;馆内公益性培训班三季共开设了二胡、钢琴、书法、剪纸等51个专业,培训学员超1万人次;馆内特色公益性培训班针对中青年人群,共开设了茶道、花艺、木艺、沙画、陶刻、禅舞等20门特色课程,累计培训学员2500人次。区博物馆接待游客27.7万人次,举办以“我们的节日”、“奇妙武博”为主题的社教活动近19个93场次,参与人数达5万人。名人馆接待游客3.4万人次,恽南田美术馆接待游客2万人次,晓园艺术馆接待游客3.2万人次。此外,区锡剧团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三)文明规范,行业管理工作稳步提升
1、主动服务广大业主。按照审改办、区政务办的要求,逐步梳理了上级委托下放和非行政许可类权力事项56项,逐一在政务一张网内完善了办事指南,完成拓展信息的维护。完成317家印刷企业、204家出版物零售单位的年检工作,完成了对武进辖区内的网吧、歌舞娱乐、游戏游艺、艺术品经营等共计421家企业的年度统计。开展农家书屋调查摸底工作,全区的农家书屋数量为279家,在账的图书册数共计771611册,报刊总数3575种,音像制品3021种,发放了农家书屋通借通还补助资金7.3万元。
2、不断规范市场秩序。2018年,文化市场管理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黑网吧”整治行动等为主要抓手,狠抓突出问题和重要节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着力构建和谐有序的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认真做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注重每一个细节,确保文明城市测评不失分。据统计,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200人次,检查网吧600多家次,印刷企业146家次,歌舞游艺娱乐场所78家次,出版物经营单位198家次,“黑网吧”96家次,其他196家次,受理群众举报72起,处理举报率达100%,立案查处各类违规经营行为41起,已结案39起。
3、积极服务产业发展。认真组织各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先后完成省文化旅游名镇项目、省文旅看江苏项目、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项目等各类产业类项目申报工作。做好凤凰谷大剧院监管协调服务工作,今年4月开始,凤凰谷大剧院已启动新一轮委托经营管理,为做好该项工作,我们及时制订方案、积极行动落实,先后完成了政府采购立项、磋商评审、合同签订、资产移交等一系列工作,并顺利完成凤凰谷第一轮第五年度考核工作。做好环太湖艺术城项目对接工作,及时跟进、了解项目进展情况,配合区委督查办、发改局等部门做好重点项目疏排、信息填报等工作。
4、全面推进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方面,进一步完善省、市文物管理网络数据系统、安全情况大排查等网络填报工作。完成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申报成功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各项工程考古勘探工作,完成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建设的文物前置调查工作,完成横林余巷新沟河工程工地古墓考古发掘工作,做好胥城遗址建控地带遗迹现象定位工作,基本协调完成太平庵、戈楫墓、王诤故居、双庙桥的修缮保护工作。共处理文物出土、文物破坏、文物认定、文物协调等各类文物突发事件40余起。非遗保护方面,召开2018年全区非遗保护工作会议,发放年度保护经费达19.35万元,举办“舌尖上的端午”——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端午节主题活动。继续坚持在文化馆内开设公益性非遗课程,2018年累积授课20课时,培训学员400多人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5、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安全播出方面,坚持每天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重要保障期,特别是两会期间的“零报告”工作,坚持每天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零报告”,实现安播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未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文化市场方面,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娱乐场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督促业主将制度上墙,5月22日,举办全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培训,做到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持证上岗。系统内部安全方面,始终将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时刻紧绷安全之弦,各部门都能严格落实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每月一次和重大节日前对重点单位的例行检查工作,6月12日,在区博物馆开展了全系统消防安全演练,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防控火灾的能力。
二、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区文广新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主动加压、苦干实干,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阵地建设,特别是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确保至2019年完成全区299个村(社区)的建设任务。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文化阵地,用足用好一切手段,强功能、优服务,在网络化、数据化上,拓展更多的服务项目。加快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武进第二图书馆建设,继续推进“阳湖书房”建设,大力推动学校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体系工作。全力办好全民阅读月、市民艺术节、锡剧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将这一品牌持续做大做强,引导更多基层群众参与进来。
(二)加强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围绕便民利民,文化市场监管更加公开透明。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特别是“扫黄打非”工作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好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节点,深化“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提高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二是围绕惠民乐民,公共文化服务更加高效优质。进一步优化周末文艺汇演、送戏送综艺节目下乡、图书流动服务、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传统惠民活动的模式、流程和内容,使更多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免费文化大餐。继续做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恽南田美术馆、晓园艺术馆等窗口单位免费开放工作,组织开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展览、培训、讲座、社教等活动,在现有服务项目和模式上全面提升,形成一阵地一品牌。
(三)确保监管条线繁荣有序
遗产保护方面,继续做好新孟河和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武进段等重点工程的考古勘探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宣传工作,妥善应对各类文物突发事件。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传习所“三位一体”保护体系。继续深入挖掘武进境内非遗资源,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活动。文化产业方面,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类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的一系列产业政策,把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安全生产方面,始终将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多宣传、多提醒、多巡查,确保文化市场、影院等行业的安全稳定。继续高度重视安全播出工作,做好安播中心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重点做好各大节庆、活动期间的播出监管,确保全年“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