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稻生长前中期持续高温,部分轮作休耕早栽田块和早熟品种已陆续破口抽穗,较往年偏早。水稻穗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也是“虫口夺粮”的关键生育期,当前纹枯病仍处于病情激增期;气候型病害稻瘟病和稻曲病流行的几率大;沿湖地区4代纵卷叶螟虫卵量偏高。全区各级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开展水稻穗期病虫总体防治的重要性,克服麻痹和侥幸思想,高度警惕,严防死守,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千方百计打赢水稻穗期病虫防治硬仗,确保水稻安全生产。
一、 当前主要病虫发生情况
1、水稻纹枯病:由于水稻生长前期温光条件好、田间肥水充足,水稻发棵足,田间郁闭度高,拔节孕穗后水浆管理形成高温高湿小气候,有利于纹枯病发展,8月20日调查水稻所系统田,病穴率和病指为37%和13.2,而8月5日病穴率和病指分别为14%和6.5,15天病穴率和病指分别增长164.3%和103.1%。8月19—20日全区抽查19块田,平均病穴率为21.8(4—72)%,病指为9(2.4—38.4),田块发生率为100%,其中病穴率在10%以上的田块占84.2%,病情明显重于去年(2018年纹枯病病穴率和病指分别为8.4%和2.4)。必须警惕播种量大、肥水充足、长势嫩绿的田块及老病田,如不做好防治,后期病情加重,易造成病团冒穿,影响水稻产量。
2、稻瘟病和稻曲病:稻瘟病和稻曲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连续低温阴雨天气非常有利于稻瘟病和稻曲病发生与流行。据气象台预测,8月下旬为低温少雨天气,28—29日有一次降水,与部分水稻破口抽穗期吻合,有利于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尤其是长势偏旺、高肥田块、感病品种发病风险较大,应加强防治。
3、四代纵卷叶螟:全区系统赶蛾表明,地区间蛾量不平衡性大,沿湖地区最高亩蛾量1420头(8月15日),其他地区高峰期亩蛾量在100头左右,8月20日左右进入六(4)代蛾峰,预计蛾峰仍将持续。8月17日水稻所灯下诱蛾量激增,单日最高诱蛾20头。水稻所信息素诱测数据显示,8月17—18日起出现一个发蛾高峰,平均单个诱捕器日诱蛾量最高为46.7头(8月18日)。8月19—20日全区抽查19块田,平均百穴虫卵合计为192.2(0—594)条(粒),其中百穴卵量153.1(0—561)粒,百穴虫量39.1(0—297)条,达标田块占78.9%。
4、稻飞虱:(1)褐飞虱:据8月20日水稻所系统田调查,褐飞虱百穴虫量4头,均为低龄若虫。8月19—20日全区抽查19块田,平均百穴虫量1.8(0—20)头,其中成虫0.5(0—10)头,均为长翅成虫,若虫1.3(0—20)头。(2)灰飞虱:据8月20日水稻所系统田调查,百穴虫量120头,其中成虫20头,均为长翅,若虫100头,以中、低龄为主。8月19—20日全区抽查19块田,平均百穴虫量48.2(0—200)头,其中成虫16.2(0—90)头,若虫32(0—110)头。(3)白背飞虱:据8月20日水稻所系统田调查,百穴虫量26头,其中成虫6头,均为长翅,若虫20头,以中、低龄为主。8月19—20日全区抽查19块田,平均百穴虫量为13.5(0—70)头,其中成虫4.3(0—30)头,若虫9.2(0—40)头。
二、防治技术意见
1、防治策略:主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4代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兼治其它病虫。
2、防治对象:全部水稻田。
3、防治时间:第一次用药:8月24—25日,第二次用药:9月2—3日。
4、防治药种:
第一次防治亩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毫升+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60毫升+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5毫升+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克+叶面肥2包兑水30—40公斤小机喷雾或担架式植保机动喷雾机40—50公斤喷雾。
第二次防治亩用24%井冈霉素水剂40毫升+40%稻瘟·三环唑悬浮剂60毫升+26%甲氧·茚虫威悬浮剂12毫升+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5克+叶面肥2包兑水30—40公斤小机喷雾或担架式植保机动喷雾机40—50公斤喷雾。
三、防治要求和注意事项
1、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确保穗期病虫防治到位率和准确率。当前部分早栽田块和早熟品种已进入水稻破口抽穗期,病虫防治刻不容缓,各级要统一思想认识,灵活运用多种宣传手段,迅速发动,及时地传递病虫防治信息,确保水稻穗期二次病虫防治准确有序地开展。
2、坚持统一药种配方,确保穗期病虫防效。做到不篡改药种配方,不使用低含量药剂,不使用高毒和违禁农药。
3、保证配足水量,确保防治质量。穗期防治既有叶面病虫,也有基部病虫,喷药时一定要配足水量,上下喷雾均匀,做到治前上水,药后保水,确保防治效果。坚决杜绝一亩田一桶水的防治陋习。用药时应密切关注天情,抢抓晴好天气,避开降雨时段用药,药后4小时内遇到中等以上降雨,应立即进行补治。
4、强化安全用药,保护生态环境。继续提倡起早带晚趁露(上午9时前或下午4时后)喷药,避开高温时段用药,做好人体保护;用药后田水和桶内残留药液坚决不能排入河塘,农药包装物要及时带离农田,避免发生水生动物中毒事故,保护生态环境。
提醒:每次施药后,将农药包装物带离农田,送至各回收点,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