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农技农机站(经济管理科、农业水利服务中心):
受越冬以来日照时数异常偏少、雨日数异常偏多、降水量异常偏多的天气影响,小麦、蔬菜等作物内在素质不高,渍害、病虫草害等隐患十分突出,做好当前春季田管工作十分迫切。据国家气象部门分析,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今年全国农业气象年景中等偏差。为切实抓好我区春季田间管理,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夺丰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抗灾意识,高度重视当前防灾减灾的田管工作
根据近期田间调查发现,全区小麦普遍存在根系活力下降、叶片偏嫩偏长、分蘖偏弱等现象,排水不畅田块渍害较重,脱力落黄;越冬露地蔬菜黄叶、枯叶现象严重,低洼田块出现湿渍害,青花菜等蔬菜花球松散、结球困难;设施大棚、日光温室蔬菜病害频发,出苗率低,预计设施蔬菜整体产量将下降20%左右。各地要高度重视当前防灾减灾工作,充分认识和分析这次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当前苗情和天气特点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防灾应变、促壮稳长,加大组织发动力度,精准落实春季田管措施,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夺丰收。
二、加强田间管理,认真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措施
(一)抓紧清沟理墒,排水降渍。目前田间水分普遍已经饱和,又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十天我区降水过程有所减少,气温逐步回升,光照较前期明显增多,主要降水过程可能出现在8日后期-10日和14日前后,且以小雨为主。请各地抓紧晴好天气尽早疏通沟系,接通田头,保持内外三沟排水畅通,减轻渍害危害。设施大棚、日光温室蔬菜注意除湿保温,在天气转好时及时通风降湿,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加热、补光措施,提温争光促进蔬菜植株生长。
(二)分类因苗施肥,提高肥效。要加强小麦苗情调查,对群体过小、穗数可能不足和脱力落黄麦田,要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对群体适宜、苗情较好麦田,适当追施拔节肥,培育壮杆大穗。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应适当推迟施用拔节肥,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并适当减少氮肥、增加钾肥用量。蔬菜要适当增施磷钾肥、生物肥,促进恢复生长,注意减少化肥特别是氮肥施用。要结合雨情、墒情适时追肥,防止肥料流失和挥发损失,墒情不足时及时主动灌溉,肥水结合,提高肥效。
(三)适时科学化除,防病治虫。要加强田间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杂草达标的小麦田块,要根据草相特点、避开低温寒潮天气在小麦拔节之前及时进行化学除草;要加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以及设施大棚、日光温室蔬菜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小菜蛾、烟粉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结合降湿适当喷施杀菌剂农药,注意避开使用烟雾剂,以免未及时通风造成药害。
(四)预防“倒春寒”冻害,及时补救。小麦拔节后、受渍蔬菜抗寒能力急剧下降,在春季追肥中可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抵抗力。在低温来临前,喷施叶面肥和生长保护剂,提高抗冻耐寒能力。一旦发生气温回降到0℃左右的低温“倒春寒”冻害,要在低温后2~3天及时趁湿增施速效恢复肥,以挽回产量损失。
三、强化协调配合,切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
各地要强化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春季田管和防灾减灾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一是加强监测预警。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掌握雨情、水情,灾情的发展动态,组织专家分析会商,制定完善技术预案,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二要加强指导服务。要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体系、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力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和重大灾害发生情况,分区域、分作物、分灾情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在关键农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蹲点包片,开展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平台,普及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科学避灾抗灾技术措施,大力宣传农业抗灾救灾的重大行动、重大措施和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
2019年3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