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大学新村三社区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城郊接合部,北邻常州市科教城六所高校,南靠武进国家高新区园区,现有户籍人口4780人,外来人口9600人,社区专职工作者9名。
由于社区的特殊区域位置,大三社区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外来人员的集聚区且流进流出频繁,这也导致了社区偷盗、打架案件多发、治安环境复杂,一度被常州市列为治安乱点,居民安全感、幸福感缺失、怨言很多。
针对社区的治安乱象和管理现状,武进区民政局着力推动社区治理针对性的调整,明确把“改变治安乱象、提升群众安全感、增强社区和谐度”作为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目标,积极探索实行“四个一”模式,高效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全覆盖治理服务网络。
推行“四个一”模式
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科学划分4个社区基础网格,实施“网格+警格”双网融合,让警力在网格驻扎、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使社区治理再添新动能。
组建了一支全新的网格工作队伍。社区整合力量资源,实现“网格长、网格联络员、专职网格员、城管巡查员、物业管理员、环境清理员、卫生保洁员、党员督导员、居民协管员、警务协助员、网格志愿者”的“一长十员”网格11人工作组配置模式,确保各方联动、集成发力。
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网格工作方法。网格巡查采用日常巡查+集体巡查的“有分有合”方法;矛盾处置采用“全科+专科”的方法;单元网格会议采用“现场推进”的方法;民主议事采用组织网格居民面对面议事方法。
实施了一项全新的网格考评机制。建立每日轨迹和绩效捆绑考核制度;每月列出下月工作清单,对照清单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每月月初评选上月网格之星,考评结果与工作奖励、资金补助、年终资金相挂钩。
一年多来,在武进区民政局的引领下,大三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网格+警格”双网融合机制,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打好精准治理、精细服务“组合拳”,有了“四大转变”。
实现了社会治安由乱点到示范的转变
针对社区私房出租户众多、外来人员复杂、治安问题突出等情况,将警务专科管理纳入网格全科管理之中,深入推进“基础网格+警务网格”联动融合,邀请社区民警担任“网格指导员”,将社会治安、人口管理、防范案件等日常工作,纳入网格工作中。
在出租房屋管理上,明确先由各个网格网格员分片包干,将社区所有出租房底数摸清汇总,在全面摸清社区1964户房屋出租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网格属地管理责任制,由警格会同各网格网格员集中两个月时间,利用每天晚上6点到9点的时间段,逐一楼幢进行排查,对所有暂住人员实行“实名、实情、实数、实时”登记,共登记暂住人员8716人,其中被列为重点对象90人,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在网格员集中排查中,协助公安机关成功抓获三名网上逃犯。
为全面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遏制刑事案件高发等问题,网格员根据警务提供数据进行实地走访,认真查找监控老旧缺失点,排查案件防范真空区,在武进高新区和街道全力支持下,在重点区域布设全新高清监控,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社区刑事发案明显下降。今年以来仅发盗窃电动车案件3起,同比前年下降85%。
实现了安全隐患由突出到细微的转变
大三社区是典型的拆迁安置小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成从村民到市民的转变,楼道、夹弄杂物堆积和占道堆放现象严重,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武进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协调社区充分发挥各个网格“一长十员”联合整治行动的作用。特别是在遭遇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等阻力的关键时候,党员先锋议事督导室的老书记们也就是社区的兼职网格员发挥了巨大作用,一碰到有阻力,老书记们就会第一时间出面解释劝说,因势利导,引导居民从抗拒到配合,最后自发参与整治行动。现在社区83幢房子272个楼道没有一处乱堆乱放、没有一处私拉乱接,彻底消除了安置社区这一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社区要求每个网格在日常网格巡查过程中,要始终把发现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作为常态长效固化机制落实到位,为此社区坚持“有分+有合”式巡查,即每天早上8:00-9:00,网格长、网格员进入各自网格巡查;9:00-10:00,所有网格集合,随机抽取一个网格,其他成员帮助该网格查找问题特别是安全隐患问题并研究解决措施;10:00后,各网格再次分开,开展民生服务、社务代办等工作。每天下午1个小时的网格巡查时间,各网格自行安排。
社区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南围墙存在严重破损、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社区党委,党委商议后迅速进行整改,消除了隐患。
实现了矛盾纠纷由难解到易调的转变
大三社区充分发挥“网格+警格”双网融合优势,完善了“网格人民调解制度”,每个网格辅以一名网格调解员,对噪音扰民、移车纠纷、捡拾物品、群众求助、邻里纠纷等各类明显的非警务类警情,由各网格调解员协助派出所处置。特别是针对安置小区各类管理矛盾和群众纠纷较多的问题,我社区探索实行“公约式”治理,先后制定停车管理、文明用语等6个“公约”,有效填补管理盲区。实行“公约式”自治以来,辖区安置小区因邻里纠纷、租赁纠纷等矛盾引发的警情数量较往年下降20%。
2019年6月,社区警务室接到群众反映,21幢丙单元一户居民装修,未征得相邻以及其他住户同意,擅自砸承重墙,居民劝阻不听,严重影响房屋的整体安全。接到情况通报,第二网格网格长、网格员与矛盾调解员立即前往现场走访查看,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网格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做好调解工作,最后该住户同意不继续拆承重墙,并对砸开部分进行重砌,邻里矛盾得以解决。
大三社区将“网格”和“警格”有机融合,实现“无缝接轨”,让原先的“单打独斗”变为“群防群治”,不仅做到网格信息畅通、线索资源共享,还简化了问题处置流程,极大提高了解决矛盾纠纷的效率,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今年以来,通过双网融合,有效化解各类非警务纠纷180余起。
实现了环境面貌由脏乱到优美的转变
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社区的治安面貌改变上,同样也需要在环境面貌上有作为。该社区由于是拆迁安置老小区,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前瞻性不足,停车资源缺乏,原先小区道路两旁车辆乱停乱放,居民出行拥堵不堪,既存在很大交通安全隐患,又严重影响了小区环境面貌。为此,社区组织四个网格从去年初就主动深入每个楼道,看有无可以改造用于停放车辆的空间;主动进入每户人家,耐心与群众沟通共同维护小区的停车秩序。在此基础上,由社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社区所有主干道进行白改黑,并根据各网格实际,整合绿化带10000平米,增设停车位880个。在此基础上,由每个网格组织网格员负责将各自网格内居民的停车引导到楼道之间的停车位有序停放,并加强日常巡查,经过一段时间网格员坚持不懈的宣传引导、全方位巡查,彻底解决了社区主干道乱停车的难题。
与此同时,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许多群众对社区一条被污染的景观河反响很大,对社区的治理工作意见很多,为此,社区新一届党委班子主动担当,把改造提升景观河作为“消除与居民之间的隔阂、拉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的民生工程来抓,会同各个网格多方征求意见,制定科学整治方案。最终通过清淤换水、生态修复,实施雨污分流、修建智能截污井,并在景观河旁修建了500米长的便民小道。如今的景观河河水清澈干净,两岸绿草如茵,俨然成为小区居民休闲散步、健身锻炼的好去处。这一民生工程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认可,这也为社区更高效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赢得了民心。
大三社区通过网格化社会创新治理,已初步呈现“党建强而亮、社会稳而正、民生优而实、环境新而美”的社区新貌,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