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70年巡礼新武进》“解锁”智慧医疗 武进医疗服务跨越式发展
发布日期: 2019-11-15    来源:武进新闻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健康是幸福之基。时至今日,武进医疗卫生事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提高医疗质量仍是行业不变的追求。在新时代,武进坚持做好一件“关键小事”: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从“医疗设备贫乏”到“医疗设备丰富”,从生病“拖扛”到就近获名医,武进不断推动医疗服务向高质量发展。

在武进人民医院病区,普外科主任戎亚雄正在查房,这位患者刚做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恢复情况良好,术后1-2天即可出院。戎亚雄介绍,在以前,胆囊切除必须进行开放手术,而如今,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的微创手术快速发展。

武进人民医院 普外科主任医师 戎亚雄:绝大部分都是采取微创的手术,以前开放手术一般一个小时左右,现在我们微创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以前手术拆线到出院基本要10天,医疗的质量比以前明显提升了,病人的安全系数也明显提高了。

从医30多年的戎亚雄告诉记者,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多的高科技设备运用在医生的检测和治疗中,如网上远程会诊、计算机数字化诊疗等,患者的就医理念也在不断改变,高龄患者多了,医保政策的实施也让患者基本告别了“看不起病”。

武进人民医院 普外科主任医师 戎亚雄:10年以前,我们一个科室全年的住院出院的病人数也就1000不到,现在出院的病人数要达到2000以上。2000年以前的时候,60岁以上到70岁之间的病人几乎是很少的,现在90岁都来做手术了,病人的陪护比以前更重视。

“微创”已经成为近几年外科手术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其实,早在80年代初,武进各医疗机构就通过医学教育、技术培训、引进人才和技术等方式,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医技水平。一些七、八十年代需出省、市就诊的疑难重症,在武进就能得到治疗。进入21世纪后,武进区、镇级医疗机构的医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成功开展多项市首例、省领先的医疗手术,直属医院的心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等,皆是国内公认的顶级手术。

硬件设施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加速升级,医疗服务也更加暖心。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优质的心电图医师,对疑难心电图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2015年,依托武进人民医院心电学科,武进成立了心电会诊中心,采用“基层采图、中心会诊、基层网络打印”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区域心电信息互联互通,也为抢救心脏病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武进人民医院心电学科副主任医师 李晓霞:当遇到一些危重的患者的心电图像急性心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些心跳快的心电图,我们会及时把危急值的内容,通知给对方医院的医生。11月6号上午10:00,礼嘉卫生院发过来一个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我们及时告诉了当地的卫生院的医生,及时把这名患者转诊。

依托“互联网+”,去大医院看病更加便捷了,自助挂号、打印,消毒供应、心电、影像等五大集约化中心高效运行……武进“智慧医疗”的快速发展,正给诊疗模式、就医观念等带来变革。同时,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签约建立医联体33个,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对基层群众来说,在家门口做高难度的手术、享受大医院的优质服务,已经成为现实。

患儿家属:这里有(市医院)专家肯定来这里,(市里)挂号烦,有时候专家都没号了。

群众就医路程更加短、看病方式更便捷,医疗服务从弱到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这些都折射出武进医疗事业70年的沧桑巨变。从治病为主到防治结合,逐步实现全民健康,武进正用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全力绘就健康新图景。新征程上,带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使命,武进将步履坚实,逐梦前行……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