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来看系列报道《致敬奋斗者》。日前,第四届全国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在长春开幕,同步举行2019“兴业杯”中国铸造大工匠颁奖仪式。组委会从中国铸造协会各分支机构、行业重点企业推荐的50余名工匠人选中,最终评选出6名“中国铸造大工匠”,中车戚墅堰所的莫俊超位列其中,他也是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职工。
在生产车间里走一圈,总会找到莫俊超的身影,这里是他奋斗了28年的地方。原料检查、熔炼、材质检测……铸件生产的16道工序,每一道他都烂熟于心、技艺娴熟。
1991年,莫俊超成为铸造研究室精密铸造班涂料制壳组的涂料工,每天要面对型壳硬化时散发出来的刺鼻氨气味,这样的工作环境使他的思想产生了波动。但此时,他关注到型壳漏钢的质量问题。面对每天因漏钢而产生的大量废品,莫俊超抛开了工作环境造成的思想波动,白天工作,晚上在图书馆查资料,最终把问题点锁定在了水解液上。
中车戚墅堰所汽车零部件公司铸造一部技术顾问 莫俊超:对水解液的配方进行了优化调整。原来我们做一批型壳需要两天半时间,后来经过改进以后的工艺只需要半天时间,原来要做7到8层,我改到了4到5层,效率提高了,成本也降低了。
调整水解液配制工艺激发起莫俊超对工作浓厚的兴趣,靠着钻研、专注,他在涂料工的岗位上坚守了四年,学习了所有关于精铸涂料方面的理论知识,编制了标准作业指导书,使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2011年,莫俊超被公司挑选进汽车公司成立之初的筹备组。在这片待破土耕耘的“土地”上,他手把手地培训员工,大胆开展喂丝球化新工艺,同步进行铁水翻包、喂丝、除尘自动化设计,实现一键启动操作。同时,完成近400个新品的《熔炼工艺参数》和《浇注工艺参数》的编制和修订,2011年投产以来,共计节约球化剂、孕育剂逾千万元。
中车戚墅堰所汽车零部件公司 工会主席 车鹏杰:在一些项目攻关过程中,他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放弃,总是积极地查资料,从一个中专生毕业开始,从工人做起到现在的技术专家,他日常的生活中总是与技术资料为伍。
精铸工、熔炼工、班长、高级技师……从生产制造、技术攻关到质量管理,莫俊超的每一步都走的诚恳而坚定。2012年,莫俊超技能专家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团队负责公司每年重大关键项目的推进管理,前进在公司的“扫雷区”。通过工作室平台,他累计培养技术和高技能人才65名。
中车戚墅堰所汽车零部件公司 铸造一部技术部经理 田辉:企业的人才队伍偏年轻化,更缺乏一些现场的经验,包括实战技巧,莫工作为我们资深的技工人员,对年轻人的帮助、指导、带动有很大作用,2010年左右入职的大学生当中,有很多都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中车戚墅堰所汽车零部件公司铸造一部 技术顾问 莫俊超:这个领域里面要向更高层次提升自己,努力去培养我们的接班人,争取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工匠来,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做的事业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项殊荣的背后,是从未止步的努力,是一次一次的失败和一次一次的重来。莫俊超用炉火般的豪情、铁水般的热血,坚守一线、钻研创新,以冰冷铸铁锻造时代之魂。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这样的工匠致敬,并努力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用实干筑梦、以奋斗圆梦,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