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不忘初心使命 接力打造“武”字头水稻品种品牌
阵阵金风送稻香。昨天,江苏武进水稻育种成果展暨科技协作大会在我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江苏省原副省长、著名水稻栽培学家凌启鸿,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市、区领导蔡骏、李林、戴士福、叶明华、蒋红英、薛红霞、刘云英参加大会。省市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有关领导,国内知名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种业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骏致辞。近年来,常州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常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武进在水稻育种方面始终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先后培育出50多个优质高产新品种,创造了水稻推广面积超4亿亩的奇迹,赢得了“水稻品种看武进”的美誉。下阶段,常州将继续加大水稻育种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合作深度,加速人才培养进度,创新作为、奋发有为,打造名副其实的苏南粮仓、江南福地!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发来贺信。希望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等种业同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的指示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发扬种业精神,与上游科研院校、下游企业紧密合作,持续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接力打造“武”字头水稻品种品牌。
会上,副市长、区委书记李林为羌涵孚、钮中一、江祺祥颁发了“武进水稻育种杰出贡献功臣”奖杯。
大会还举行了水稻育种团队传承仪式,钮中一专家将象征水稻育种精神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育种工作者。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就品种推广分别与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和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围绕水稻常规育种、分子育种等重大问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见解。
与会人员还前往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进行水稻新品种观摩,充分肯定了武进水稻育种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要互相交流学习,吸取经验,共同为我国的水稻育种事业奉献力量。
240名专家学者齐聚武进 共商水稻育种大计
10月12日下午,江苏武进水稻育种成果展暨科技协作大会专题报告会举行,来自全国科技界、农业界的240名专家学者齐聚武进,共商水稻育种大计。副区长薛红霞参加会议。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中国水稻研究所党委委员、科技处处长曹立勇,省农科院教授王才林,中科院教授傅向东,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扬州大学副校长刘巧泉等5位权威专家作专题报告,他们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从种子科学与技术的不同领域为大家深入解析。
武进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培育了一家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县区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研究农业科研机构——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做优做强水稻育种。1962年起,武进先后培育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50多个,应用范围覆盖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水稻育种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丁艳锋:我们武进的水稻育种,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尤其是我们在南方的粳稻育种上面,它在解决我们粮食安全上面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下阶段,武进将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战略,广泛引进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积极开展种质创新,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培育稻米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协调的新品种,适应市场和农业生产发展,促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优质粮”。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 丁艳锋: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是品质改良,我们要吃好吃饱饭,吃好吃的大米,再一个就是要发展高效的稻米生产,就是要绿色,我们水稻生产的同时还要给环境做贡献。
武进水稻育种专家 钮中一:我们把优质、高产、广适、抗孽、高效,总结成三句话,就是三个好,要好种好吃还要有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