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被称之为“财富之母”。武进2015年被列为全国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改革成果卓有成效。那么在改革中的人们,他们对土地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他们和土地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奋战在土地制度改革一线的人们,去听听他们和土地的故事。
张建荣:村书记的土地故事——安居
嘉泽镇跃进村党总支书记 张建荣:作为一名村书记,土地意味着生产和生活,这十年来,我最关心的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宅基地。
花都馨苑居民 吴志平:我用一首打油诗,形容跃进村的变化。感谢党的好政策,农村发展奔康庄,座座新楼拔地起,跃进一定大变样。
嘉泽镇跃进村党总支书记 张建荣:之前我们的农房,缺少规划,基础设施落后,房屋质量差,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我心常惦念,2015年,我抓住宅基地改革契机,听取民意,完成编制规划。确定保障对象等前期工作,统一施工建设,历时两年,新的自建区得以梦想成真,乔迁的村民,住上了现代化的新房子,配套设施完善,生活越过越好,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责任,安居,是我和土地最重要的故事。
吴旭翔:基层自然资源工作者的土地故事——服务
湟里中心国土资源所副所长 吴旭翔:作为一名基层自然资源工作人员,土地是我工作上的伴侣,如何在土地改革中,服务好农村、农民和企业发展,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农村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我跑遍了130多个自然村,就是为了把农村房前屋后,杂乱无序的闲置土地,整理成干净整洁的“后花园”,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我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寻找保护耕地和乡村振兴的契合点,让规划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规划,实现农民的意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我几乎全年无休,为92家企业成功办理集体土地出让入市,实现出让金总收入超过2.3亿元。不但显化了企业资产价值,而且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服务,是我和土地最重要的故事。
这些不仅仅是村书记和自然资源条线基层工作者的土地故事,也是所有武进人民的土地故事。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武进加快了农民自建区规划建设,加快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增点扩量,助力广大农村百姓实现了从“户有所居”到“户有宜居”的安居梦,同时也让“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活了起来,让农村企业发展更稳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与土地有关的故事还在武进大地上不断续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