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在垃圾分类“新时尚”引领下,当前,武进的垃圾分类正如火如荼开展。那么,武进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上,有啥妙招?
果蔬垃圾作为常见的易腐垃圾,以往大多都是直接焚烧处理。去年,西湖街道引进一台“专吃”有机垃圾的大家伙,日处理量最高可达3吨。通过耗氧发酵,有机易腐垃圾最终变成有机肥输出,不仅可循环用于绿色种植,垃圾减量也相当可观。
西湖街道环卫负责人 戚伟刚:100斤的易腐垃圾,投入我们这个设备,经过耗氧发酵和菌种转化,等到出来的时候,就基本上只有10斤到20斤左右。
目前,武进区各镇村社区已配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超30台,一年可处理相关垃圾四千吨,助力垃圾分类更细化。
去年5月,位于武进的江苏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还上线了国内首条自动化、规模化处理建筑混合垃圾生产线,通过AI人工智能可准确分拣金属、木头、硬塑料等杂物,并根据不同材质再利用。
江苏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装修垃圾处理车间班长 宋霞:像我们水泥块这一块就有另外一个车间,把它破碎以后制成砖头,再有他的利用价值。
目前,绿和年处理建筑装潢垃圾可达130万吨,规范处置转化后可制成再生砖骨料、透水砖等再生建材,广泛应用于市政交通园林建设中。在武进,8家垃圾终端分类企业,涵盖有机垃圾、大件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和建筑装潢垃圾等各领域,全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等指标均位于全市第一,累计新建分类宣传亭(栏)2637座,新增、更换分类投放、收集容器近3.5万只,城区建成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