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垃圾分类除了要做好前端工作,如何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也同样重要。西湖街道作为常州市垃圾分类全域试点之一,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
日前,在滆湖社区翡丽蓝湾小区,受滆湖之星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邀请,资深媒体人蒋建平,给居民代表上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课程,这也拉开了西湖街道垃圾分类知识进社区的序幕。现场,蒋建平通过播放视频、游戏互动等形式,讲解了垃圾分类的历程、意义,以及如何分类等知识。
西湖街道滆湖社区居民 徐淘子:我明白了很多垃圾分类的道理,还有垃圾分类之后的一些好处,我也会从自己开始进行垃圾分类。
目前,西湖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已投入约700万元,其中垃圾转运站改造投入300万元,完成全区首个集有机垃圾处理站、有毒有害垃圾临时堆放站、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站、其它类垃圾转运站四站合一站点。全面完善各村、社区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设置了分类亭、分类桶。
西湖街道综合执法办长效管理负责人 戚伟刚:在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老百姓的知晓率,还有分类的意识不是太强,还是要对老百姓加强宣传和培训。让老百姓这个源头就把垃圾分类好,然后在运输过程中进行分类运输,分类处置。
街道实施了垃圾分类知识分级培训,街道、社区、物业人员逐级推进,进社区、进学校展开宣传,让更多的居民自愿、自发地加入垃圾分类与减量的队伍,在潜移默化中变成绿色环保理念的积极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