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如何以开阔视野、更高标准谋划布局下半年,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7月3日-4日,副市长、区委书记李林,区长戴士福率区党政代表团赴苏州相城区、上海市金山区、上海浦东新区学习考察。代表团进展馆、跑企业、看项目、访村庄,切实感受兄弟城市的创新实干之风,取他人之长,创武进之新。江建文、顾伟国、叶明华等区领导参加活动。
在苏州相城区,代表团一行先后走进了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紫光工业云体验中心等地。作为积极融入长三角发展,推动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位于高铁新城的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快速崛起。入驻“社区”的智加科技拥有“硅谷血统”,其团队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通过一系列精准操控,可以让车辆以厘米级精度准确停靠在指定位置;紫光工业云体验中心则融合工业基因和互联网基因,通过工业云技术,精准为企业“画像”。这个10平方公里的“社区”,目前已引进高科技研发项目500多个,大院大所创新平合28个,高层次研发团队78个,紫光云引擎、京东智谷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相继引进,让这里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场”。副市长、区委书记李林表示,相城区以创新为经济发展核心引擎,打造研发和创新产业集群的大手笔、大气魄,值得武进深思和学习。
“乡村振兴”怎么干,也是此次代表团考察的重点。走进上海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房屋宽敞舒适,水质清澈见底,村道宽敞整洁,风景如诗如画。今年以来,村里除了有河长、路长、带长之外,还新增了“桶长”,专职负责垃圾桶分类工作。为了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待泾村还与花开海上生态园达成利益联结,将600亩土地和闲置农房租给园方,这些租金成了村民收入的一部分。此外,生态园将门票收入的10%回馈给村民。园区运营以来,每年解决就业120多人,村民年增加收入330万元。李林认为,待泾村通过适度开发,保留田园风光,展现乡村文化特色,打造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品牌与亮点,走出了一条具有上海特点、金山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4日上午,代表团一行还前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考察。自2013年成立自贸区以来,这片热土便开启了不断探索的征程。如今,“自贸区速度”让人惊喜:备案办结时间从3-6个月缩减到3天;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需提交材料由10多份减少至0;327项区级涉企审批事项全覆盖,实现100%全程网上办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诞生了令人惊艳的“浦东奇迹”。目前,浦东以全市1/5的土地面积,1/4的常住人口,创造了上海1/3的经济总量、4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0%的金融业增加值和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打开一扇窗,看见全世界。无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代表们见识了苏州、上海勇于创新、敢于改革的大智慧,营造良好环境、打造现代化城市的大手笔。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代表们也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机遇。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武进将联系实际,真正认清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在先进地区的激流勇进中,找到高质量发展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