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武进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日期: 2019-07-02    来源:武进新闻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武进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首先看的就是政务环境是否透明高效。近两年,我区通过设立“工业45专窗”,以一窗受理、提前服务的方式着力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武进区行政审批局投资建设科的庄干,是一名项目审批上的“老兵”。在行政审批局成立之前,他曾是区住建局派驻审批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负责项目开工前的最后环节——发放施工许可证。庄干说,改革前整个建设项目审批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需要在半年左右。

【同期声】区行政审批局投资建设科科员 庄干:改革前感觉一般申请单位跑的部门比较多,环节也比较多,因为我是负责开工前最后一环,要负责审核前置部门的表格证照材料,感觉材料很多很多。

庄干告诉记者,那时候在窗口工作的心态就是:你是来找我办事的,我等着你上门就行了。这样的状态持续到2017年,武进区行政审批局成立,将涉及22个部门的156个事项全部划转至行政审批局。从78个科室、183名审批人员、55枚行政审批印章,精简为5个科室、42名审批人员、一枚公章管审批。经过层层选拔,庄干也成了行政审批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以前只要负责施工许可证的发放,而如今他成了“全能型”人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涉及到的各个环节他都驾轻就熟。工作内容的变化也触发了他心态上的变化:要让数据跑腿,让企业少跑腿。庄干说,如今,企业在建设项目这块只需到行政审批局一个办事窗口,提供的材料可以通过内部平台共享,不用再反复提供。

【同期声】区行政审批局投资建设科科员 庄干:审批事项的划入,都统一到一个部门,感觉流程环节上压缩了,材料共享,从立项到发施工许可证,都是在我们一个区域里面。

为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我区营商环境,区行政审批局结合我区实际,通过共享和关联前置条件,合并和清理审批材料,减少和压缩审批时间,实现施工许可环节并联审批。

【同期声】区行政审批局投资建设科科员 夏陈超:并联审批的就是说,企业在申请过程中,他提交了一次资料,在我们科室内部各个环节做一个并联,让企业尽量少提交资料减少审批时间。

今年,区行政审批局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帮办员队伍,针对区级以上重点项目,为企业无偿提供接洽、联系、申请、办结等全流程精准化的“店小二”服务。

【同期声】区行政审批局投资建设科科员 李昱:针对审批过程中的难点,我们也主动对接积极服务,今年申报办理的34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已经有80%办理完毕。

对于企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345”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数字,深藏着近年来武进审批制度改革的艰辛历程。我们看到,武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紧紧围绕“减”与“简”做文章,减环节、减时限,行政审批程序越来越“简化”,让企业尽享改革红利。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