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一带一路”是中国向全世界提供的最大国际合作经济平台。借助“一带一路”倡议、高端机电装备“走出去”的契机,中车戚墅堰公司全力挺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速抢占内燃机车市场。2年前,中车戚墅堰公司研制的56台机车漂洋过海来到非洲大草原,开启了东非标准轨距铁路运营的新时代。
上午十点,在中车戚墅堰公司肯尼亚维保事业部,李振奇正在查看微信群信息。肯尼亚与中国时差5个小时,当地还未进入工作状态,他要赶紧列出今日工作计划,方便双方沟通,再和技术部部长黄慧中到总装车间,探讨机车的维保问题。
中车戚墅堰公司肯尼亚维保事业部国内支持部部长 李振奇
维保包括日常准备检查,计划修。 我们现在有92名肯尼亚员工在接受我们的培养,这个培养包括技术方面的培训,优良的管理方法与思路,灌输给他们。
蒙内铁路,被称为肯尼亚的“世纪工程”,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6年,中车戚墅堰公司一举拿下了蒙内铁路56台内燃机车订单,这是公司在东非获得的首个订单,并创下了戚墅堰公司海外市场单次签约额最高的纪录。2017年,56台机车分五个批次抵达肯尼亚,均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铁路牵引主力机型,并根据肯尼亚热带草原气候及环境特点作了适应性技术改进。
机车交付后,中车戚墅堰公司帮助肯方建立属于自己的机车运营维护系统,派出了由技术、管理精英组成的肯尼亚机车项目团队,对当地司乘人员进行机车系统、操作技术等专业技术培训。同时,机车的智能装备系统实时对车辆状态进行记录和监督,及时传输到公司的专家诊断平台,实现预判状态,或远程指导。
中车戚墅堰公司肯尼亚维保事业部技术部部长 黄慧中
所有的机车上线我们都是安排人员每天乘,了解线路的情况和司机的操作情况。我的手机是24小时从来不关机的。轴承、运动件,因为经常高负荷使用,可能会出现损坏,在(公司)要编制一些技术的文件,教(肯方)怎么处理,怎么拆,怎么装,形成图文化的技术文件,发到肯方,就可以照着操作。
依托中国速度,蒙巴萨和内罗毕之间的交通时间从15—20小时缩短至4个多小时,客运列车的上座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且经常“一票难求”。货运和集装箱列车单列牵引吨位是原来铁路列车的4倍多,能节省至少40%的物流成本。
中车戚墅堰公司 肯尼亚维保事业部国内支持部部长 李振奇
我们的人员就是24小时保障机车正常运营,截至目前,机车的总里程数已经超过650万公里,客运量超过300万人次,这个过程对肯尼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