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演播室】
从一无所有的白坯布,到色彩鲜艳、功能丰富的高附加值面料,印染后整理是纺织业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当前,如何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实现生态环保,成为众多印染企业亟待攻克的难题。
【配音】
走进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台五级处理油烟净化设备正在快速运转。从喷淋冷却、除油、除雾再到除静电,这套投资800多万的净化设备打开了印染后整理环节的绿色之门。
【同期声】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负责人 许江波:后整理的阶段需要定性,需要高温,就是把布熨烫一下,当中就会产生油烟。前几年我们在环保要求上的一个三级处理,这两年国家对环保的政策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新上了一个油烟净化设备,他现在是五级净化。
纺织印染行业沿袭2000余年的传统缸染技术,采用液态水来完成染色过程,俗称“洗大池”。据测算,一家小规模印染厂1天至少要产生2000吨左右废水和10吨左右废泥。随着企业订单需求激增,旷达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开启了一场“环保革命”。不仅对整个厂区进行雨污水管道改造,还将“绿色”理念融入每个生产环节。新上线的德国多尼尔喷气织机,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也通过数据化手段成就了机织产品的环保“底色”。
【同期声】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负责人 许江波:企业对环保安全有更高要求之后,客户也会更加放心。对国家规范执行得更加到位。对我们产品的一些性能。包括防静电。防油污汽车上面按摩抗日晒,都会有好的提升。
当智能时代逐步向传统加工业靠拢,技术上风的产业优势让企业在不断进行工艺创新的同时,开始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不是单纯的跑量,而是让更环保的新型产品唱上主角。眼前的伊思达生产车间里,全面而有效的环保因子正逐渐布局各个生产工序,通过中水处理工艺的升级研发,层层雾化、沉淀、砂滤等工艺过后,原本的印染废水可以无限回用至每个生产工艺上。企业每天的回用量在1800吨左右,全年回用量59万吨,同时减少了将近60万吨新鲜水的引进。
【同期声】江苏伊思达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 恽中方:重点就是按照国际品牌的要求,国际绿色环保节能的要求,来进行标准化建设。我们虽然是传统产业,但是通过这个团队要把传统的这个染色概念通过数据化,使它的工艺更标准、更严格,同时更节能、更环保。
【编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激励一些企业主动作为,且将新火试新茶,不断研发核心技术,加快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