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25名残疾人联合创办种植合作社 期盼打开销路
在前黄镇农场村,有位名叫王国民的残疾人“农民”,他凭着一股闯劲和执着,带领二十多位残疾人创办种植合作社。最近,合作社迎来了第一波丰收。
上午,记者走进常州老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社长王国民正满脸喜悦,忙着在大棚里采摘圣女果。一眼望去,30多亩的圣女果挂满枝头,摘下一个品尝,口感鲜美、汁多肉嫩。另一边,百亩桃园也已结满青果,再过1个多月就可以采摘。此外,葡萄、梨子、玉米、火龙果等农作物也长势喜人。王国民告诉记者,今年首批16个大棚的圣女果迎来了丰收,产量超过了2万斤。
【同期声】老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 王国民:这两年在国家扶持下,对我们也好了。我们这两年也看到了前景,看到了效益。
随着水果的大批成熟,合作社乘势推出采摘游,众多游客慕名前来采摘购买。
【同期声】宜兴游客 彭海:蛮好的,种的东西没打农药自己感觉,这样吃没有担忧。
老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5月,25名成员都是残疾人。社长王国民患有肢体四级残疾,之前在厂里打零工。起初,王国明租了10余亩地种植水稻,2014年他看好水果种植前景,开始租地种植圣女果,2018年,圣女果、水稻均已实现规模化种植,远销广州、杭州等地,年收入超8万元。成立合作社后,王国民还帮助其他社员推销,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共同致富。
【同期声】老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 王国民:毕竟我们残疾人有的出去推销产品,他们也走不出去。他们就愿意加入到我合作社里面来,让我帮他们推销产品,我们想共同走向市场,带动大家一起共同致富。
随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看着丰收的圣女果,王国民喜忧参半,他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仍面临着销售难题,在本地市场虽然每天能卖1000多斤,但每天采摘的量却有1500多斤,再加上没有储存水果和保鲜的仓库,社员们都很担忧,王国民仍在不断努力,让合作社进一步打开销路,同时他也希望得到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