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近几年,共享经济十分火爆,只要跟“共享”沾边的事感觉都挺时髦的。就在去年,武进有一家企业提出了“共享工厂计划”,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初创者开启创业之路。而今年,这家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继续做优“共享工厂计划”。
“共享工厂计划”是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初提出的,主要为一些有前景的初创企业提供厂房、供应链渠道、设备、采购等高效的服务。
【同期声】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翀昊: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背景,以工业大数据为载体来推进这项服务的话,以有限的资源就可以对接到极大数量的客户,也可以把创业企业的服务能力、技术能力推广到数万家客户。
在实施过程中,张翀昊发现,“共享工厂计划”,不能仅仅共享工厂,而是应该在技术上、服务上来支持这些创业企业。这就不得不提到天正工业的强项——工业互联网。2016年底,当天正工业的主营业务激光装备生产在激光装备细分领域位居华东地区第一、全国第三时,随之而来的应收款问题,让资金链一度紧张。为解决客户融资问题,天正工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发了“生产力征信”模型——该模型针对工业中小微客户,以设备运行数据为基础,从生产力的角度对企业画像,描述企业的信用状况。
2017年,天正工业“工业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截至目前,平台在线设备超过3万台/套,各类企业2万家,合作的金融机构20余家,累计授信30多亿元,帮助企业2000余家。
【同期声】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翀昊:在2018年我们通过大数据的对接,发掘了很多工业领域的客户需求。把这些需求对接到研究院所。整个2018年,我们对接工业领域的需求和研究院所的能力,产学研签约额度在1.2个亿左右,到账资金也超过了八千万。
天正工业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出了企业在技术和服务上的需求,有效地解决了产学研过程中研发机构和工业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产学研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共享工厂计划”初次与工业互联网碰撞出火花。
【同期声】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翀昊:我们觉得到了2019年想把这项业务更进一步的发挥,更多更好的提炼客户的需求,不仅仅是给科研院所高校提供更广阔的客户资源,也给更广大的双创企业提供客户资源和解决方案。
【编后】
一组组实际的数据印证了“共享工厂计划”的实际效果。“共享工厂”这个词,在天正工业的运作下,已经不仅仅是指共享实体的工厂,而是将创业企业的技术与需求,转化成大数据分析,通过工业互联网进行网络化信息化的高效对接,发挥出创业企业最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