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河道清淤是减少河道内源污染,改善河道水质的手段之一。虽然现在中小河流的清淤已配备了相应的清淤装备,但传统的人工体力劳作却始终没有被抛弃。面对工程量浩大的清淤工作,有一群人一直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前黄镇坊东村,54岁的黎远亮早早便来到了清淤现场。他穿着厚重的皮衣、皮裤和套鞋,艰难地行走在淤泥当中,接过同伴手中的水枪便开始对河道里的淤泥冲挖。他告诉记者,一把水枪冲挖时产生的冲击力在八十到一百公斤左右,甚至连房子都可以打穿。由于冲击力巨大,他们需要弯腰顶住水枪工作,每隔一两个小时,他和同伴便需要换班。每天8个小时工作下来,甚至手抖得夹不起菜。
【同期声】清淤工 黎远亮:第一次做的话要很用力,第一次做的时候我们是拿不住的,时间长了,我们就做出经验了。
虽然工作辛苦,但黎远亮在这个工作上一待就是20年,无论冬夏。
【同期声】清淤工 黎远亮:冬天时间稍微短一点,夏天时间长我们工作量就大一点。衣服一脱里面全是汗水。冬天站在下面,身上还好,就是有点冻脚。
高负荷的工作并没有让黎远亮和同伴退却,他骄傲地告诉记者,如今,他们的“作战成果”已经遍布整个武进,大寨河、红旗河、永胜河、前黄浜都是由他们的团队清淤的,不少河道已是区里的最美河道。
【同期声】清淤工 黎远亮:主要是想把这个河道搞清爽,老百姓也舒畅。
像黎远亮这样的清淤工,武进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活跃在各个河道整治的现场,用小小的能量汇聚成了生态治理的一只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