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自河长制建立以来,武进不断充实河长队伍,以动员群众参与为主旨,组建起了一支治水“生力军”,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营造“人人关注河长制,人人参与河长制,人人推动河长制”的良好氛围。
张惠荣是原礼嘉水利站站长,4年前就已退休,但他并没有忘记曾经的职责。退休后不久,礼嘉镇又向他伸出橄榄枝,希望他担任群众河长,张惠荣二话没说便接过这份工作,成为礼嘉政平片的一位群众河长。他负责的片区涉及政平片4个行政村,永安河整治工程有3.7公里流经于此。张惠荣每个星期都要到各村巡查一次,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礼嘉镇群众河长 张惠荣
如果发现河上有什么简单的小问题,那我下来巡查,和村里沟通,如果能够解决的,随时帮他们解决,如果有什么大的问题,那就向镇里反应,向他们那边的河长汇报这边出现了什么情况。
自担任群众河长一职以来,张惠荣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哪个村有情况,我来做工作”。作为一名老水利人,对水利工作的深厚感情促使他继续坚守岗位。
现在各级对水环境治理的问题比较重视,我作为老水利人,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愿意有这样的积极性,有这样的热心和热血,大家都来重视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能够要有一个全民对水环境重视的一个氛围。
像张惠荣这样的群众河长武进共有139名,自建立河长制以来,他们已累计巡河超五千次,通过负责河岸整洁、河岸无垃圾、河面整洁、河流整洁等“三洁九无”工作,做到了“河道监督”常态化。这些河道的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和示范员,还通过“武进河长通”APP巡河,实现巡河轨迹可视、问题交办快捷、数据统计准确,搭建起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桥梁。
如何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治水合力,如何确保监管做到全覆盖一直是武进生态治理工作中不断探索的问题。面对目前仍然存在的企业偷排、雨污串管等问题,要写好河长制这篇大文章,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发文、建章立制、设立机构、看河巡查,更需要一种“立体治理”的思维,通过科学技术加人为巡河,让各级河长的好想法真正变成好办法、好做法,让群众河长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真正做到人人共享“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