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昨天,本栏目播出了《走进非遗》系列之打铁技艺。将这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展现在大家眼前,也让大家认识了戴记铁铺。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非遗技艺,与北宋大文豪、美食家苏东坡有着深厚的渊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传统技艺——稻草鸭制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东坡为惠崇《春江晚景》做的题图诗 ,短短四句,初春生机盎然的景象跃然眼前,而苏东坡的吃货本性也一览无余。相传,这次入选武进非遗项目的 “稻草鸭”就出自他之手。
【同期声】稻草鸭制作技艺传承人 徐军:稻草鸭听我爷爷讲,它的发明人是苏东坡,他是有一回到太湖边上去游玩,在雪堰那里,当地的友人就把家里养的老鸭宰杀了款待他,两个人一边在喝酒,一边在吟诗,就把边上烧的这只鸭子忘记了,这个鸭子烧的有点糊了。
于是,苏轼就命随从去田里取点稻草,垫于鸭子底下烧制,掩盖糊味,不曾想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二人大快朵颐,将鸭子吃了个精光。这就是稻草鸭典故的最早由来。
【同期声】稻草鸭制作技艺传承人 徐军:选用的老鸭是在太湖边上农家长大的这种产蛋的鸭子,就是吃蛳螺的。选料的时候,这个鸭子一定要两年半到三年的鸭子,在我们选的时候也有一个诀窍用指头去压这根骨头的时候,压不动的鸭子就是老鸭。
厨房里,20只腌制过的鸭子码得整整齐齐,徐军说,这些都已被预订。他将老鸭缓缓放入七八成热的油锅里,炸至金黄后立即捞出。随后,又在蒸汽反应锅的底部铺上一层稻草,再将炸好的鸭子逐一码上,早已备好的秘制老卤倒入锅中,将鸭身浸没。滚烫的卤水不停翻滚,随着时间的推移,稻草、香料、卤水的味道慢慢渗透。
【同期声】稻草鸭制作技艺传承人 徐军:因为稻草它有一股清香味,然后我们把稻草作为一种香料放在鸭子里面一起。这个要烧四五个小时,要等到这个汁很浓很浓,颜色比较红亮,从这里拉出来的话感觉像拉丝一样的。
如果沿袭大美食家苏东坡流传下来的烹制方式,那么,经过四小时的慢火炖制,肉质酥香口感醇厚的稻草鸭就大功告成了。不过,徐军显然有自己的想法。
蜜枣、松仁、白果、核桃、板栗、糯米...来自武进本地的原材料,用卤水炒制后,填入煮好的鸭肚中。裹上荷叶,再包一层稻草,放入蒸箱。十五分钟后,稻草鸭才算真正烹制完成。
【同期声】稻草鸭制作技艺传承人 徐军:光把它卤透入味就要四五个小时,然后卤好了以后,要再加上五果料还要再蒸,整个流程下来没有7个小时烧不好这只鸭。所以一般都是在节日或者祭祖的情况下,老百姓家里弄烧一下,
平时一般都不太会烧了。
取材全来自武进本乡本土,加上繁复的烹制工序,最终成就了这道色香味俱全的稻草鸭。然而正是因为复杂的工序,让这道与苏东坡有关的菜肴远不如“东坡肘子”、“东坡肉”那么广为人知。如何让这地道纯正的武进名肴打出名头,成为常武地区一张美食名片,徐军一直在思考。明天让我们继续来听听他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