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走进非遗之打铁技艺(上)——聆听戴记铁铺里的叮当声
发布日期: 2019-02-25    来源:武进新闻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在我区第五批非遗保护名录中,一批优秀项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今天起本栏目将推出《走进非遗》系列报道,首先,让我们去戴记铁铺瞧一瞧。

【一段打铁现场】

俗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早上六点多,位于湟里镇蒋堰村的戴记铁铺里已经忙碌起来了。此时,炉子里的火已经生好,几块原料静静地躺在火中。铁铺的主人老戴说,烧火这道工序看似简单,却大有讲究。

铁匠 戴银良:火要烧的匀,不能烧过头,烧过头了会酥,铁和钢都会碎。

都说“打铁要趁热”。等到铁和钢快融化时,要快速拉出火炉进行锻打。通红的铁坯在老戴手中不停翻转,在机器的敲打下,铁坯渐渐有了形状。老戴笑着说,如果纯靠人力锻打,一天功夫下来,能打两件铁器已经是高产了,人也累得不行。现在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铁匠 戴银良:那个时候都是人工,从来没有机器的,都是抡大锤的。机器打这个一般都是打个毛料,其他的都要靠人工。

老戴说,他手里正在打的这件铁具是铲草坪刀。现在雏形有了,接下来就是决定成败的环节——淬火。

铁匠 戴银良:看起来简单,但是淬火火过头了容易爆裂,如果火候不到容易卷口。一定要烧的匀,一般情况是胭脂红,不能烧到老白火,老白火烧出来刀不快。

【现场淬火+过水冷却画面】

淬火冷却后,铁具还要做最后的定型。锻打后的铁料已经褪去了火红的颜色,此时将它再次放入火炉加热,反复煅烧捶打,直到达到理想形状。这时,老戴便会使出一招“听音辨成败”的独家绝技。

铁匠 戴银良:这个锉刀一锉,听声音,你看锉在铁上是这个声音,在刀刃上是这样的声音。这个就是经验。

锄头、菜刀、火钳……在一个简易的展示架上,陈列着老戴制作的各类铁具。再坚硬的铁块在他手中也能变化出想要的模样。老戴会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号,区别于其他打铁铺,这也是对质量的一份自信和承诺。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起源于五代,已有2000多年历史。铁器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有锄头、斧头等农具,菜刀、锅铲等生活器具,还有建筑用的铁钉、门环、门插等。这些看似简洁、质朴、粗犷、稚拙的器具,却是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而如今,这项传统技艺几乎成为绝响。戴记铁铺里的叮叮当当声是否会消失呢?请继续关注明天的节目。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