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现场】记者
数说两会,透过数字看蓝图。在过去的一年,我区全面打响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多规融合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几组数字来了解一下过去的一年中我区在生态环境和城乡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2018年,全面开展“散乱污”专项整治,减少化工、印染、电镀企业数量53.9%;26项治太工程全面完成;新增污水主、支管网305公里,39个集镇排水片区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315个村庄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收集处理,20个工业集中区企业污水做到“应接尽接”;21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进一步改善,治理黑臭水体103条,清淤镇村河道270公里;三级河(湖)长累计巡河3.3万余次。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内河码头、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整治,完成610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任务。开展“生态共建”光彩行动,社会力量投入1000余万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6个镇、5个村成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常宜高速、苏锡常南部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青洋快速路建成通车,大明路、长虹路高架互通改造完成主体工程,轨道交通1号线武进段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新沟河、永安河工程主体基本完工,新孟河工程进展顺利。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发挥,出让经营性土地19宗,面积1312亩。中心城区核心区完成征迁签约132万平方米。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展开,新增绿色建筑25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180万平方米。完成湿地修复5100亩,造林绿化9400亩,戚墅堰运河风光带建成开放。竣工人防工程10.2万平方米。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实施,累计建立村级股份合作社252个,创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点)3个,康居村庄达标率达到71.2%;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6%,收入超千万元村22个。村务“e阳光”平台实现镇级全覆盖,农村产权交易金额名列全省县(市、区)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