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2019年武进区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19-09-24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秋播工作事关夏熟丰收和全年粮食产量。今年我区秋播作物以小麦为主,但受小麦种植效益低、前茬水稻收获迟、秋收秋种期间连阴雨天气等因素影响,秋播工作顺利与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各地要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围绕“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目标,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针,加强统筹规划,创新工作方法,认真抓好今年秋播技术指导工作,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总体思路是:按照绿色高质高效发展要求,及早谋划种植布局,以提高播种质量为核心,强化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农机农艺结合优势,提高秸秆还田和整地质量,不断扩大机械条(匀)播面积,切实落实好抗逆应变技术措施,为明年夏熟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措施上做到“四个大力推进”:

一、大力推进优质良种和轻简高效技术推广应用

(一)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高抗良种。各地要根据种植特点、区域条件和生产表现等,优化品种布局,大力推广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小麦品种,加强宣传指导,提高良种应用率。品种以扬麦23号为主,搭配种植扬辐麦4号、扬麦25号。

(二)大力推广应用机械化等轻简高效播栽技术。要根据让茬时间、土壤墒情等,大力推广应用小麦机械条(匀)播方式播种、精确定量栽培等轻简高效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努力提高技术应用覆盖率和到位率,奠定丰产丰收基础。同时,要针对生产中秸秆还田、机械播种、高效施肥、抗逆应变等关键技术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试验研究与集成创新,不断提高大面积生产技术水平。

二、大力推进抗逆应变措施落实

(一)坚持做到适期适量播种。小麦前茬以粳稻为主,茬口偏晚,小麦适宜播期范围为10月下旬至11月15日,播种季节很紧,秋播工作要突出抢收抢种,确保在适期范围内播种。播种量适期范围内亩播7.5~10公斤、基本苗15万~18万;迟于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晚播1天增加0.5~1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即晚播独秆栽培,最多不超过25万基本苗)。适期播种的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较高,播种量可根据“斤种万苗”的原则确定;晚播、气温较低条件下田间出苗率下降,播种量按“斤种成苗6~7千”确定。同时,也要根据土壤墒情、秸秆还田及整地质量等影响出苗和成苗的因素适当调节播种量。此外,还要积极应对晚播晚种,如遭遇水稻收获偏迟、土壤湿度大、机播作业难等情况,可采用浅旋耕撒播、板茬直播或稻田套播等方式,加快播种进度。采用稻田套播的,要做到适期套播,缩短共生期,以水稻收获前一周内套播为宜。遇持续连阴雨晚播情况下,可积极试验示范“催芽播种”等抗逆播种技术。

(二)坚持做到种子处理。针对系统侵染病害与种传、土传病害发生情况,选用立克秀等药剂进行拌种处理,拌匀后晾干播种,促进生根、发蘖、壮苗。

(三)坚持做到沟系配套。小麦播种后,及时开好竖沟、横沟、田头出水沟,确保内外三沟相通,提高沟系标准,并经常检查清理、浚深疏通,做到排灌畅通,提高排涝降渍能力。小麦板茬播种或还草田块需提高开沟密度和深度,增加沟系取土量对畦面覆盖,防止露籽现象。

(四)坚持做到播后镇压和覆盖。秸秆还田稻茬小麦播后要加强镇压,提高种子和土壤结合紧密度,促进齐苗全苗和保墒防冻,确保安全越冬。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麦,要增施土杂肥或增加沟泥、秸秆覆盖。

三、大力推进秸秆还田配套技术应用

(一)做到碎草匀铺。水稻收获机械要普及切碎、匀铺装置,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碎草长度控制在10厘米以内。如果收获机切碎匀铺装置不到位或碎草匀铺效果较差,可在前茬收获时留高茬(30~40厘米),然后尽快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灭茬粉碎作业(秸秆晒干后粉碎难度加大),作业效率较高,碎草匀铺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大力推广。

(二)因地制宜采取耕翻、旋耕等方式进行灭茬埋草整地。墒情适宜时,根据农机条件可采用耕翻、深旋耕等方式埋草整地。耕翻埋草整地可最大限度降低秸秆还田对小麦生产带来的负作用,有条件可以积极推广;旋耕埋草效果相对较差,要通过墒情适宜、机械动力足、中慢速行驶等,确保旋耕埋草深度达到15~20厘米,防止稻草入土成团或富集于浅表(播种)层。可采用“耕—耙—旋”、“旋—旋”等增加作业次数的方式提高整地质量。

(三)播后适度镇压。秸秆还田入土后容易造成土壤暄松,跑墒透风,抗旱、抗寒能力下降,遇干旱年份容易造成出苗不齐、干冻死苗。适度镇压,可弥合土缝,保墒防冻,促进出苗,提高抗逆能力。

(四)适当增施基肥。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适期播种时亩施配方肥25~30公斤及尿素10公斤,确保基施氮量占一生总氮量的50%左右,秸秆还田量较大的田块要适当增施氮肥达到60%左右,防止秸秆腐熟过程消氮争氮影响壮苗;但晚播加大播量时应以基施配方肥为主,适当减少基氮肥施用量和比例,以种补肥。

四、大力推进减肥减药

(一)科学高效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等技术,合理确定基追肥施用比例,促进化肥减量使用。进一步扩大专用配方肥施用,优化氮磷钾配比,小麦重点是控氮调磷。积极推进机械施肥和叶面喷施,减少养分挥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条件地区可以推广应用有机肥。

小麦肥料运筹上,亩施纯氮14~15公斤,基肥、壮蘖肥、拔节孕穗肥的运筹比例为5ː1ː4;晚茬麦可采用稳氮后移技术,亩施纯氮14公斤左右,基肥、壮蘖肥、拔节孕穗肥的运筹比例为3ː2ː5,适当增施磷钾肥。

(二)科学及时开展化除。冬前化学除草效果最好,要选准对路药剂,在播后苗前墒情适宜时进行土壤封闭或冬前(苗后早期)茎叶防除,确保防除效果,减少化除次数。要注意避开寒潮来临前后用药,防止药冻害的发生。

(三)综合防治病虫害。根据植保技术部门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高含量低用量农药、生物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加快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利用率。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