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社保就业> 就业创业> 内容
2018年,我区始终围绕“创新强区,实干富民”主题,紧随“创新创业”节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屡创特色、频增亮点。全区就业形势保持稳中向好,群众就业幸福感显著提升。 全区新增就业岗位11.3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4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81万人;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300余期,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34万人,完成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5755人;扶持创业5994人,创业带动就业2.55万人;组织各类招聘会260余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 就业综合服务大厅全年接待群众10万余人,为22.8万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各类服务…
一是“双线招聘”吹响引才集结号。搭建了现场招聘、乡镇招聘、校园招聘、赴外招聘、精英招聘、委托招聘、网络招聘等立体化、多层次的“线下+线上”招聘平台,招聘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组织市场现场招聘会150场,乡镇专场招聘会5场,校园巡回招聘15场,赴外招聘高层次人才95场,接待招聘企业1.3万家,帮扶7.5万求职者成功就业。上线自助求职系统,用人单位、求职者通过自助求职机、手机、电脑等终端享受全程无纸化招聘求职、岗位精准匹配推送、面试预约等服务,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就业”。“武进人力资源网”现有注册企业会员9600余家,个人会员5.7万余人,提供岗位12万余个,有效简历4.6万余份,微信关注3万余人,日均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
二是“多点发力”打造创富新生态。4月,“武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次移师武汉举办,共征集到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83个,覆盖互联网+、自动化装备、计算机软件、文化创意、医疗健康、消费生活、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8月,11个大赛优秀项目团队“组团”来我区进行项目落地考察,与我区相关载体平台、企业进行了深入对接交流。开展全区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与推广、项目路演、“创业标兵”评选等“创富武进”系列活动,征集优秀创业项目98个,其中27个项目获评市级优秀创业项目,7个项目获评省级优秀创业项目;选送“基于激光设备生产大数据的金融征信服务平台”等9个项目参加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2个项目分别获评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国赛优秀奖和“创业之星”称号,1个项目获评全国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建成“省级创业型街道(镇)6个,省级创业型社区(村)77个,建成省级创业示范基地2家,市级大学生创业园2家,区级大创园4家。目前,我区各级大学生创业载体累计达16家,提供孵化场地12.24万平米,入孵企业达902家,孵化成功率达41.5%,提供就业岗位超过8000个,营业收入超过7000万元。
三是“校企联姻”创新育才新模式。我区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试点班“卡尔迈耶”班和“慕林电器”班开班,83名初中毕业生正式入学成为全日制在册技校学生,也成为了两家企业的“准员工”。在校期间,学生免除学费还享受生活补贴。通过“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方式,充分挖掘我区学校优质培训资源,促进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两大难题,全力打造技能人才培养的“武进样板”。支持怀化市“山果行动”计划,此次校企合作试点班招收32名湖南怀化贫困学子,为贫困学子免费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就业平台,帮扶广大学子实现技能就业梦想,让更多的“山果”变“甜果”。
四是“掌上充电”破解学技拦路虎。探索“互联网+技能培训”新模式,开发网络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我区技能培训进入“掌上时代”。技能培训实现“跨时空”,弥补了传统培训覆盖面小、地点固定、课时过长、效率偏低、费用高昂等缺陷。网络培训平台内容丰富,具备线上报名、视频学习、网络直播、网络问答、题库测验、互动交流及学习进度监控、师资管理等功能。目前,平台共开发维修电工、砌筑工、焊工、数控铣工四个工种学习视频,培养技能人才300余人。
五是“培训超市”定制就业加油包。围绕武进产业发展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积极推行“市场+需求+培训+就业”一体化技能培训工作模式,开办“培训超市”,开发“热销产品”,积极拓展各类个性化定制培训课程。联合高新区、横林、横山桥等乡镇举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联合人行武进支行开展全区银行系统“反洗钱知识讲座”技能培训,联合区金融业协会开展全区金融系统职工综合能力素质提高培训,共计培训2000余人。开展“送培训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活动,举办了办公自动化、茶艺师、PS图片处理、维修电工、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班140余场次。
六是“技行武进”铸就工匠新高地。更新竞赛项目,创新运作模式,实现“技行武进”职业技能竞赛常办常新,举办叉车工、邮政快递、智能楼宇管理员、数控车工等8场区级技能大赛,并指导高新区等乡镇开展竞赛活动。通过大赛选拔出各行业尖兵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在第四届江苏省状元赛常州选拔赛中,每个参赛项目均有我区选手入围,我区团体成绩也在全市比赛中名列第一。积极参与省、市高技能人才项目评选,我区2名优秀人才被评为省双创人才,马继张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刘云清等5人被评为市突出贡献人才,新增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市级企业首席技师4名。目前,全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1083人,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七是“特色服务”打造圆梦首选地。全面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举办“武进人才杯”江苏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培训暨武进人才政策推介会和决赛,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助力。不断创新人才服务方式,举办2018年第七届长三角(武进)校企人才交流洽谈会,组织中天钢铁、瑞声科技等区内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人才合作交流座谈,并为我区人力资源合作联盟单位增添16名新成员,目前我区人力资源合作联盟成员单位达422家。开展2018年度“武进区优秀农民工”暨“武进区关爱农民工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在全区范围内评选出50名优秀农民工和10家关爱农民工示范企业,并将对获选农民工和示范企业进行表彰,进一步营造关心、关爱和尊重农民工的社会氛围。
八是携手并进浇灌“友谊之花”。坚持把对口援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努力推进与新疆尼勒克、陕西安康等地劳务协作与帮扶、产业协作与提升等。2018年,区人社部门共组织10余次协作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2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2万余个。为安康汉滨区、平利县举办电商创业专项培训班2次,帮扶100余名有网络创业意愿的小企业经营管理者、高校毕业生、务农务工青年掌握创业技巧。多次探望新疆、安康籍来常务工人员,让他们在工作、生活过程中感受到“第二故乡”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