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科教文卫> 教育信息> 内容
4月3日,武进区小学科学专题研讨活动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课题活动在庙桥小学举行,来自中二片九所学校的科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中,孔艳老师执教了三年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吴银娟老师执教二年级《拧螺丝》,恽亚杰老师执教《认识我自己》。
孔艳老师执教《固体和液体的混合》时,带领学生探索物体混合前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从而让学生掌握电子秤和量筒的使用方法。质量和体积这两种物体的属性,与沉浮密切相关,通过精密的测量让学生对质量和体积有更直观的感受,为后续进行沉浮和溶解的理解夯实了基础。
吴银娟老师出示了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工具螺丝刀,根据它的用途来揭示课题《拧螺丝》。整节课根据二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设置了螺丝的分类、螺丝与螺丝刀的对应选择、制作小板凳及制作后的交流等环节,这是一堂蕴含STEM理念的科学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思考,有操作,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改善,形成了一定的工程思维。
恽亚杰老师执教《认识我自己》,根据六年级第二单元《遗传和变异》进行课例开发,重点解决孩子们具有感性认识但又困惑的两个问题:性别不同和形状不同。恽老师从找不同来引出性别和性状的话题,开门见山提出研究问题,接着带领学生模拟染色体的组合方式,探究性别的形成原因,模拟眼皮基因的组合方式,知道眼皮性状的表达和比例,让学生知道生物体内有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意识到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过程中的普遍意义。
课后,徐玲琳、沈丹、孙金花老师分别针对三节课进行了评议,认为三节课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都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和可贵的尝试。左文飞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总评,肯定了老师们的可贵探索,提出了课堂中需要开发能发展学生思维的活动,需要设计应用思维。
庙桥小学的现场,让科学教研活动暨课题活动在春光中生机蓬勃,争鸣交流,花开各枝,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