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雪堰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突破年”部署,全力推进镇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创新实干,富民强镇,较好地完成了半年度各项工作,为冲刺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培育新动能。上半年,全镇经济呈现较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全面实现“双过半”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5亿元,同比增长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32.8%。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新康水稻科技(优质水稻)示范园项目全面启动,桥涵闸站、沟渠路林等设施完成工程量的30%;王允、夏墅片区高标准农田建成,完成投资1500万元,新康、城东片区高标准农田完成项目设计,进入招投标程序;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推行休耕轮作1.36万亩,新增大棚设施147亩,新增林果面积94亩,新增绿化面积358亩,特色林果品牌进一步打响。工业经济产销两旺。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4%;完成工业销售收入7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销售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6.2%;协议注册外资212万美元,到账外资234万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6.8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工业投入5亿元,同比增长10.6%,苏南博天和湘林嘉雨两个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圣贤石化、苏新轴座技改投入都超过1500万元;加强项目招引和股改上市工作,新成立股份有限公司1家;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工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新申报高新企业3家,完成复审10家,创成市工程技术中心2家、区工程技术中心6家,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项,新增专利114件,申报龙城英才项目1项。三产发展特色彰显。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服务业投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0.8%。成功举办第四届“雪堰桃花节”,南山村、谷神庄园争创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推行“快递下乡+电商销售”模式,进一步壮大农村电商规模,夏庄村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
(二)镇村面貌展示新靓点。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突出规划引领、建管并重,镇村建设迈开新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龙延路旅游公路开通,兴政路、汇通路、望湖路完成路面沥青摊铺,华潘线、旺前线、周前线、浒南线等道路实施修复,新善桥、十房桥、西坟桥等桥梁完成维修;完成小型公益设施桥梁改造11座、“一事一议”奖补项目11个;建成2座公厕,另有13座公厕完成方案设计;王允、圣烈、周桥3个村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前期拆迁启动,涉及10个行政村的250户民房和25家企业,拆迁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至7月中旬已全部完成丈量,150户民房完成签约。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细化精致集镇打造方案,落实“交通五项整治行动”,开展集镇市容综合整治、户外广告专项整治、物料堆场和废品收购集中整治,物业管理、“两违”管控、道路管护力度不断加大,太滆、阖闾城、城湾、圣烈和城西回民5个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镇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继续保持全区领先。美丽村庄加快打造。推进陡门塘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临溪驿馆、汇水小筑和乡村美学馆等设施开工建设,生态护坡和游步道铺装完成工程量的80%;开展美丽村庄建设,争创康居型村庄23个、美丽型村庄4个。
(三)生态保护实现新作为。“两减”工作顺利推进。开展化工、电镀及用煤企业摸底排查,3家“减化”企业通过验收,“小微”企业清洁能源改造完成20家。水环境治理加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开工,7个农村污水接管片区和63个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展顺利,污水主管网建成6公里、支管网建成12公里,完成企业接管387家,接管率达到37.6%;对9条黑臭河道实施专项整治,完成河道疏浚18.5公里、河塘清淤59处;“河长制”工作进一步落实,全镇53名镇村河长完成巡河2574次;太湖3公里范围水产养殖整治接近尾声,畜禽养殖转入长效管控阶段。专项治理扎实推进。落实大气防控措施,关闭、搬迁挥发性有机物生产企业7家,完成油气回收改造企业16家;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专项整治,排查出需整改或取缔的企业(作坊)567家,涉及铸造、木材石材加工和废品回收等9大类,到6月底已取缔44家。环保督察全力应对。集中精力完成省环保督察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迎检工作,严肃处理上级环保信访案件,共收到上级各类环保信访件31起,整改完成21起。
(四)社会民生得到新改善。上半年,全镇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万元,同比增长8.5%。社会保障不断加力。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低保补助金140万元,发放尊老金102万元,办理临时救助17户;社会保险扩面增加804人,住房公积金新增202人;就业岗位新增2217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66人。教育卫生水平不断提升。设立中小学校(幼儿园)基建和设备项目库,雪堰初级中学道南楼改造竣工启用,办理流动人口积分入学436名,有130多名学生考上省前中、省武高等重点四星级高中,两个小学教育集团在全区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考核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推进免费体检覆盖,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重点人群及老年人随访管理,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服务,雪堰卫生院雪堰院区输液室、三层住院部完成改造。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组织开展“悦读人生、书香雪堰”活动,举办“社区天天乐”活动60多场,送电影下乡90多场,承办区级体育赛事7次,成功举办全镇第三届职工篮球联赛,潘家、周桥、雪东、城湾、曹家和共建6个村创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实施网格化集成管理,全镇25个村(社区)共划分基础网格68个、专属网格1个,完成网格电子地图绘制,排出内外循环清单事项972项,分层分批组织网格员培训,网格化集成管理指挥中心试运行。强化工业生产、食品药品、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安监队伍得到充实,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推进“七五”普法教育,加强社会维稳和管控,半年接待处理各类信访198件。
半年来,人武人防、民族宗教、残联、物价、信息、档案、统计、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工作都取得新成绩,为雪堰社会经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半年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体人大代表的有效监督,更离不开全镇人民的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在此,我谨代表镇政府,向为雪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位代表,向关心支持雪堰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缺乏重大项目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招引;二是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欠帐”不少,需要加快建设,加强治理;三是富民强镇打造,特别是在农业品牌培育、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力;四是少数干部进位赶超的思想还不浓,工作创先争优的意识还不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清醒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担当意识,努力在破解瓶颈、化解难题、谋求创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
二、2018年下半年工作任务
下半年,我们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和政府债务化解管控趋紧的严峻形势,也面临着新时代新理念新动能带来的崭新发展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六大行动”、区委区政府“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突破年”部署,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着力在产业发展、镇村建设、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和改革创新五个方面齐心发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坚持优结构、补短板,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积极申报中央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示范项目,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新康水稻科技(优质水稻)示范园力争年内完成沟渠路林等农田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初步形成,稻米加工后处理中心建成投用;雅浦、谢家精品桃果示范园和夏庄精品葡萄示范园启动方案设计,开展土地流转和前期工作。实施绿色农药推广,继续推行休耕轮作,完成新康、城东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举办第二届“醉美桃王”比赛,进一步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股改上市进程,加强协调对接和服务跟进,做到重心前移、政策前移、资源前移,确保恒泰泳池完成股改,嘉轩数控完成新三板上市资料报送,同时充分挖掘后备潜力企业,有效激发企业股改意愿。鼓励“规上”企业“走出去”,参与市场并购、重组,增强资本市场雪堰板块力量。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推进“腾笼换鸟”,力争年内新增“规上”企业15家。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力争引进并转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年内新增高新企业3家,新增专利授权135件,逐步实现雪堰装备制造向智造转变。落实人才招引政策,力争“双创”人才和“龙城英才”项目取得新的突破。
培育壮大第三产业。立足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深挖服务业发展潜力,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依托特色农副产品优势,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包装设计、创意营销、品牌提升等环节的专业介入和政策引导,加力扶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激发三产发展新动能。举办太湖湾美丽乡村嘉年华活动,开展新一轮市级美丽乡村片区创建,致力打造“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模式,实现全域旅游、全年旅游目标。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围绕“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继续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结合雪堰产业发展规划导向,重点招引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的项目,特别是对在谈项目要全力跟进和加强对接;对落地项目重点做好代办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对在建项目继续做好协调和服务,确保早日达产。
(二)坚持抓精致、提品质,实现镇村建设高质量
完善基础设施。完成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雪堰段拆迁,并积极稳妥做好安置工作;推进新孟河拓浚工程漕桥、夏墅安置区建设,启动吴韵公园建设,实施天然气入户入企改造工程,完成洽盛桥改造,完成宇友路、旷达路和汇民路路灯改造,完成老旧公厕提升改造13座,太滆、阖闾城、城湾、圣烈和城西回民5个行政村完成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实施精细管理。完成村庄规划调整专家论证,推进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村庄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农路农桥标志标识,创建一批“四好农村路”,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持续开展“交通五项整治行动”,加强“两违”、集镇区、渣土车管理,重点围绕路边摊、厂中厂、农用大棚、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堆场、内河码头和空置地块等环境长效管理薄弱区域开展专项整治,有效落实长效管控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确保镇村环境长效管理考核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倡导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运用市场化手段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创新开发小区、安置小区管理,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推进乡村振兴。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强南山村、雪西村传统村落保护,推进陡门塘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确保年内完成验收。结合土地精细化整治,严格落实村庄规划,破解乡村土地碎片化利用难题。加强绿地管理,修缮健身器械,完善健身场地布局,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坚持夯基础、建机制,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
夯实生态基础。加快实施控源截污工程,以企业接管率突破80%为目标,推进污水管网覆盖和雨污分流,下半年力争建成主管网7公里、支管网16公里,完成21个太湖一二级保护区村庄、10个规划发展村庄的污水管网接管,启动104个一般村庄的接管工作;重点围绕雅浦港、武进港和漕桥河3条入太河流治理,加快河塘河道清淤,力争年内完成河道清淤11公里、河塘清淤76处;加强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确保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年内竣工并通过省级验收,完成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75个。
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河长制”考核,实现河道管理更快、更便捷、更清晰。完成周庄浜黑臭河道治理,加快探索黑臭河道长效管护,全面消除辖区黑臭水体。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规定,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和水产养殖污染整治成效。严格落实大气管控制度,加强秸秆禁烧巡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建筑工地、堆场、挥发性气体生产企业监管,提升粉尘抑制工艺,确保大气污染防控成效。全力抓好中央、省级环保信访件整改,做到立行立改、举一反三,突出对重点环境问题的标本兼治,确保污染治理到位。
推进绿色发展。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力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快规范和取缔进程,统筹做好生态环境容量的加法和低端落后产能的减法,进一步充实存量土地资源,让高精尖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充分发展。以“两减”指标全面完成为契机,落实企业环境保护责任,鼓励、支持企业在环保工艺上有效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创新环保宣传方式,打造生态保护平台,营造广大雪堰人民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重服务、促共享,实现民生保障高质量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完成社保和公积金扩面任务,有序推进医保参保缴费工作,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严格核实低保对象,落实低保保障标准;继续实施“阳光扶贫”,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强残联、双拥、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敬老、尊老活动,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在慈善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提升教育卫生水平。按照“必须、急需”的原则,推进学校各类项目建设及设备采购,完成雪堰中心幼儿园消防改造工程;以集团化办学为基础,完善“跨校交流”“结对帮扶”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无证幼托点及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不断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办学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多渠道探索“民建公办”“民建民办”等新的办学模式,提高社会公众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漕桥卫生院增挂武进中医医院漕桥分院牌子;推进雪堰卫生院二级医院创建,力争新增5~6项具有二级医院资质的新科目;加快南山村卫生室创建省示范卫生室进程,持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水平。
丰富文化体育活动。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举办雪堰摄影展和诗词大会雪堰分会场主题活动,开展“社区天天乐”活动60场,送电影下乡60场,进一步丰富百姓业余生活;加强雪堰非遗文化保护,完成《雪堰文化丛书》编撰出版。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完善社会体育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推进网格集成管理。在选拔好“一长四员”队伍的基础上,加强人员培训,从严督查考核,依据镇级网格服务管理事项清单,发挥联动指挥平台作用,全力开创网格化集成管理新局面;结合网格化集成管理,全面做好安全生产、生态监管、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校园校车、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综治调解和技防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的提档升级和提质增效。
(五)坚持明思路、转作风,实现改革创新高质量
推进体制改革。深化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一办七局”并设置到位,实行人员竞聘上岗,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上级部署有序承接权力下放,稳步推行“一窗通办”,推进政务服务向村(社区)延伸,探索构建镇村(社区)联动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各类执法职能,形成“统一网格、统一执法”的综合执法新格局。
推进试点进程。以啃硬骨头的精神推动农村土地改革三项试点,积极寻求现有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推动深层次研究探索。在全面完成土地精细化整治的基础上,落实整治长效管理;抓紧宅基地资格权数据入库,有序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扎实细致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创造企业、集体双赢局面;加快生态农业生产体系改革,推进青洋快速通道“三化”(土地整洁化、生态景观化、效益最大化)经济林建设,创新推进农业用地“一地三用”,同步发挥生产、生态、景观三大功能,进一步打响雪堰农业品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有吸引力的职业。
推进管理提升。坚决狠抓源头增收,做好协税护税工作,结合集体土地入市加大年租金征收力度;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严控并压降行政运行成本,大力压缩一切不必要、不合理的支出;深化国有资产改革,提升平台公司的运营活力和融资能力,为控制化解债务风险、保障政府运行和项目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持。
推进自身建设。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坚持依法全面履职,加强政务公开,依法接受监督。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强化督查问责,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具时代性的思想方法、更贴近雪堰实际的工作思路引领实践,一锤一锤钉钉子,一件一件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向全镇百姓交出满意答卷,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