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健委〔2018〕1号
关于印发2018年武进区全民健身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公司)行,区各直属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2018年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常州市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
2018年3月19日
常州市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办公室 2018年3月19日印发
2018年武进区全民健身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武进区体育工作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期体育强省建设要求,以《武进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为总揽,结合常州市建设“运动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划新思路,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六个身边工程”。同时,以争创新一轮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目标,完善竞赛训练体系,优化运动项目布局;以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为动力,顺应市场需求,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增长。
一、突出普惠均等,进一步丰富群众体育内涵
1、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继续推进规划建设武进(西太湖)体育中心;提升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加大对体育公园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把体育元素融入雪堰镇特色小镇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太湖湾房车露营基地等体育场地设施。合理规划利用城乡空间,继续扩大健身步道的覆盖率,优化完善城乡慢行系统,并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以及其他城乡闲置空间布局和建设健身运动场地设施,使城乡一体“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不断提档升级。
2、举办各种群体赛事活动。结合十九届省运会“我要上省运”系列活动、十五届市运会相关活动要求,积极举办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通过举办篮球联赛、羽毛球联赛、乒乓球民间高手排位赛等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培育本土赛事活动品牌。抓住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老年人体育节等时间节点,通过区、镇、村联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并计划在2018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期间举行以定向越野赛为主的规模较大的全民健身活动;同时,通过全民宣传、全民参与,努力在年内使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向“十三五”期间的目标(63万人)靠近。
3、增强各类体育组织实力。进一步加强体育协会的社会化、规范化、实体化进程,加快发展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建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能够拉动体育消费的健身俱乐部;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形式,支持体育组织参与全民健身活动。鼓励社会力量组织、承办高水平体育比赛,创建品牌体育赛事活动;继续承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赛,使之成为常武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赛事活动。进一步扩大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模,大力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4、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健全各镇(街道)全民健身工作督查和国民体质测试平台,充分利用省、市体育局正在建设中的智慧体育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建设武进区“智慧体育”,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立足国民体质测试和科学健身讲座相结合,完善覆盖城乡的科学健身宣传讲座体系。推行实施全区室外健身器材二维码功能,建立体育设施资源数据库,通过微信二维码、电子地图、互联网等技术,对公共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有序管理、维护维修等,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二、完善训练体系,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5、教体融合深化业训机制。以发现和选拔武进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核心,提高学校开展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特色学校、青少年俱乐部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灵活多样的教体结合新模式,鼓励学校开办特色体育项目并领办市、区各级运动队,促进名校办名队工作的深入开展,重点做好市队区办曲棍球项目、市区联办女子足球、男女篮球、赛艇、皮划艇、游泳、重竞技等项目的组队训练工作。依托我区曲棍球基地和江苏女曲资源,进一步推进校园曲棍球运动发展。
6、大力发展校园足篮排球。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校园足、篮、排球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广校园三大球。充分发挥区三大球协会、俱乐部的积极性,吸纳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进校园,开展三大球技能培训、组织承办校园三大球联赛,扩大三大球人口。制定管理办法,从师资培训、场地建设、训练参赛、保障奖励等方面对项目学校给予支持。
7、圆满完成备战参赛任务。积极做好十九届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为女子曲棍球、05/06组别女足、皮划艇、赛艇等市队区办项目提供较好的备战参赛环境,进一步加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管理工作,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做好十五届市运会办赛与参赛工作,积极备战青少年部各项竞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8、江苏女曲保持全国强队。江苏省武进曲棍球训练基地全力保障江苏女曲常年集训和国家队、各省队冬训任务,并承办“2018年世界冠军杯女子曲棍球比赛”和“2018年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省队区办江苏女曲完成新周期“复合型”教练团队和运动员队伍的组建工作,通过与兄弟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创新办队体制,强化队伍管理,达到充实一线队伍,发展二线队伍,储备后备人才的目的,力争在各项全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继续保持位居全国前列并有所突破。
三、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夯实体育产业基础
9、拓展多元融合载体平台。深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工作内涵,推动体育产业提档升级,以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竞赛表演等体育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体育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拓展“互联网+体育”等新领域。抢抓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机遇,加快太湖湾体育休闲小镇建设步伐,培育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10、培育新兴体育消费热点。以科技创新引领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体育用品企业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发新型运动康复设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等智能体育产品。加大虚拟现实(VR)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推广应用,开展个性化体育用品定制服务,提供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体育产品。面向社会发放体育消费券,引导群众进一步扩大健身消费。引导体育健身培训机构发展,鼓励开发高中低端相结合、覆盖不同人群的体育培训产品,发展线上线下互动的体育培训模式。
11、提高体育产业辐射能力。将体育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各级各类扶持服务业发展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带动体育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体育赛事为引领,以发展项目经济为重点,以办好西太湖半程马拉松、全国女曲锦标赛、全国女排联赛(主场)等大型品牌赛事为抓手,进一步擦亮武进体育名片。同时,通过引入 “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新媒体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扩大武进区运动健康及运动休闲产业的影响力。
四、着眼风清气正,进一步优化体育发展环境
12、加大体育新闻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体育宣传在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增强凝聚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重点围绕十九届省运会及十五届市运会的办赛与参赛、各类大型赛事、体育惠民等内容,策划好新闻宣传活动。优化完善区体育局官方微信平台,实现信息发布、综合服务、民意调查、社交互动等功能,增强体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与武进日报联办“健康/运动”专版,引导市民自觉健身、科学健身、文明健身。
13、激发体育干部队伍活力。大力提高体育系统党员干部对坚持“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的认识,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大本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体育系统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体育政绩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体育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能力素质培训,为全区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4、抓好体育系统作风建设。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市委“十带头、十严禁”规定。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特别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的重要批示精神,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项目化管理,切实形成以作风建设提精神状态、以作风建设促担当有为、以作风建设推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