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政村、社区,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经街道办同意,现将《南夏墅街道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街道办事处
(此件公开发布) 2018年11月20日
南夏墅街道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苏政办发〔2016〕24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常政办发〔2016〕18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夯实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遵循“政府引导、装备支撑、技术引领、服务保障、整体推进”指导原则,以水稻、小麦两大作物为对象,围绕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大环节机械化水平,以问题、目标、绩效为导向,着力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按照“促整体、抓更新、提质量”要求,以打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为抓手,全力推进江苏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现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整体推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以信息化智能化促进全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19年底,桐庄村、塘洋村、戴家村、河东村、新联村、九华村、华阳村、庙桥村、万塔村、胜西村、三河村建成全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南夏墅街道建成江苏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街道),确保2019年底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全覆盖,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创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目标任务。
三、推进原则
(一)坚持行政推动,加强扶持引导。将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列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
(二)坚持示范带动,拓展辐射范围。全面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打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以点带面,实现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整体推进。
(三)坚持技术拉动,加强机艺融合。围绕小麦、水稻的品种、耕作、栽培、植保等内容,推进良机良法协同配套,农机农艺紧密融合,加快技术普及,提升机械化水平。
四、工作重点
按照整体推进、平衡发展、市场化作业服务为补充的总体策略,紧扣各村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重点围绕小麦机条播、水稻机插秧、高效植保和产地烘干等环节,加快机械装备更新升级,主推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播技术、机械化田间管理技术、稻麦机械化低温烘干技术,巩固提升耕整地、机收等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农机”建设。
(一)耕整地环节:淘汰高能耗、小马力老旧机型,推进大中型拖拉机更新升级,发展70马力以上带驾驶室拖拉机,优化结构,确保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99%。
(二)稻麦种植环节:各村应加快突破小麦机械化播种薄弱环节,大力推广小麦复式播种机和高性能撒播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机具作业能力,全力提升小麦机械化种植水平。全面采用基质硬盘播种流水线育秧,进一步推广应用硬地喷灌新技术,部分合作社或机插大户应补齐水稻机插短板,加快水稻插秧机发展,全力以赴狠抓水稻机械栽插,同时全面开展现场演示和技术培训,加强麦秸秆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和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机播技术集成应用,实现机收、还田和机种的统筹发展和协调推进。确保小麦种植机械化水平达85%,水稻机插率达88%。
(三)稻麦植保环节:提升机械化田间管理水平,促进植保机械更新升级,加大高地隙自走式喷杆植保机等高效、低耗、精准施药机械装备的推广,提升植保机械化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施用量。以开展统防统治为重点,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扩大专业化服务规模。确保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达98%。
(四)稻麦收获环节:推进老旧收割机更新换代,发展高性能含驾驶室带切碎喷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不断提高收获作业质量,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确保现役自走式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收获机械化水平达99%。
(五)稻麦烘干环节:巩固完善以规模经营主体为主的粮食烘干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使用效率和效益为主导,积极引导开展空气源热泵等绿色环保烘干技术提档升级改造,择优推广一批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绿色环保烘干产品,逐步替换燃煤热风炉。确保现役烘干机数量稳定在17台左右,粮食烘干水平达90%。
(六)稻麦秸秆处理环节:结合我街道土壤性状特点,进一步完善麦秸秆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播种技术路线,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结合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提升全街道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确保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80%,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率40%。
(七)建设“智慧农机”:建设智慧农机管理信息化工程,通过系统平台和终端,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定位监控、指挥调度、面积统计、质量核查、数据分析和信息管理等精细化农机管理服务,以信息化智能化提升全镇粮食全程机械化质量和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街道办事处成立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主任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主任担任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农技农机站,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各涉农村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做好统筹规划,细化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创建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绩效考核。街道农技农机站要做好机具推广、技术培训、质量督查、创建考核等工作,组织实施好各项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科学谋划稻麦高产创建、植保统防统治等项目实施,重点向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村倾斜,加强育秧技术和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指导,扩大示范效应;街道农技农机站和水利站要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装备推广应用提供支撑;街道财政所要积极安排专项资金,为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资金保障;其他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顺利推进。要将示范点创建列入全街道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考核内容,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跟踪、中期检查和考核验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街道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二)加大财政扶持。积极争取省创建奖补资金,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科学细化资金奖补扶持方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重点加强小麦播种机械等薄弱环节机具推广,整合农机购置补贴、秸秆还田、农机培训等项目资金,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全面提升全程机械化质量水平。
(三)注重机艺融合。建立农机农艺融合体制机制,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六大环节的农机装备,在良种选择、育秧技术、植保技术和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方面加强指导,农技农机站要成立技术小组,重点围绕小麦机播、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的生产机械化加强攻关,形成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操作、可推广的标准化技术及操作规程。
(四)强化宣传发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横幅、电子滚动屏等方式,组织开展科技下乡、现场演示展示、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重要性的认识,要积极培育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的新亮点,及时总结创建过程中涌现出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