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区各有关部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减少严重致残致愚患儿出生,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公平,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省政府将“全面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全省完成产前筛查70万人,新生儿疾病筛查80万人”纳入2018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市政府将孕妇享受免费唐氏筛查项目列入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根据省卫计委、省财政厅、省妇儿工委《关于做好2018年度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民生实事项目的通知》(苏卫妇幼〔2018〕8号)和《常州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常卫基妇〔2017〕308号)要求,为高质量完成实事任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就做好2018年度我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民生实事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升思想认识
生育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做好出生缺陷防治实事项目的重要意义,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家庭和全社会的负担。要统筹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实施效果,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怀落实到位,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建设“健康武进”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二、健全预防服务体系
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以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机构和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加强各类筛查、诊断和治疗康复等技术服务机构规划设置。加强我区婚前医学检查机构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区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点建设,建立高效的产前筛查高危孕产妇转诊机制;加强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儿童视力和孤独症等筛查和康复机构的规划建设。加强全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和转诊绿色通道建设。至2020年,实现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诊断机构全覆盖,建立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的有效衔接机制,健全运转有效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网络。
三、认真落实预防措施
各单位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大生育全程健康教育的力度,规范妇幼健康服务,扩大孕产妇和0-6岁儿童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宣传党和政府实事项目,引导签约对象主动接受预防出生缺陷各项服务,做到目标人群应筛尽筛,提高筛查率。完善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向目标人群精准推送预防出生缺陷健康知识和筛查提醒,确保目标人群应筛尽筛。加强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指导医疗卫生机构按国家规范、指南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四、加强项目组织管理
全区建立政府主导、卫计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形成项目实施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根据省市目标要求,我区制定《武进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各单位要按项目要求和职责分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年度目标任务。12月3日前,各单位将项目工作进展情况报至区卫计局妇幼健康服务科。联系人:张瑜;联系电话:86310535。
附件:武进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常州市武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常州市武进区财政局
常州市武进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常州市武进区民政局
常州市武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常州市武进区残疾人联合会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10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