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区卫生计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谋全局、抓改革、促发展,全力实施卫生事业均等化三年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医改试点持续深化。
围绕深化医改7个方面50项工作目标,聚焦重点难点,创新思路举措,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公立医院改革破冰前行。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并出台章程,召开医管委全体会议,讨论制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制、薪酬制度等改革方案。启动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管理改革,核定备案人员总数2873名,制定公立医院备案人员管理办法,对备案制人员招聘录用、聘用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实施以绩效考核为导向的薪酬制度改革,出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绩效考核实施意见和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办法,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基层运行机制创新调整。改变基层经常性收支差额的补偿方式,实行“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适时动态调整”的补助办法,按人员定额补助和业务量补助相结合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日常运行经费财政补助总额,建立起财政补助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补偿新机制,全年基层经常性收支定额补助达1.78亿元。完善基层绩效考核,强化财政补助、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建立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机制,对超额完成基本任务的单位,适当提高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水平,最高可达全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180%。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的考核力度,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设立院长目标考核奖。一年来,全区基层卫生院门急诊诊疗312.39万人次、住院诊疗4.14万人,较上年分别增长12.96%和8.97%,基层运行活力和资源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三是分级诊疗制度向前推进。大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全区22家基层卫生院与大型公立医院组建成32个医联体,其中紧密型3个、对口支援型3个、专科共建型26个。选派10名公立医院业务骨干下基层挂职,下派医生2466人次,通过门诊坐诊、教学查房、处方点评、指导手术等方式,帮带基层发展。依托2家区级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成集约化“五大”中心并规范运行。年内,集中消毒供应中心为基层提供灭菌包裹22.1万个,心电会诊中心会诊1005人次,临床检验中心检测上送标本9679份,影像会诊中心会诊影像1.5万人次,病理诊断中心诊断上送标本6301份,实现了区域优质医疗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双向转诊,建成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完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落实双向转诊免二次起付线政策,全年双向转诊1790人次,有效促进了慢性病、康复期病人下转基层治疗。四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推开。制定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推进动员大会,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组建签约服务团队,以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为核心,优化健康服务包功能,广泛开展“我和家庭医生有个约会”主题宣传,努力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全区共签约62.2万人,全人群签约率达43%,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5%。在代表江苏省接受国家卫计委的调研督导中获得高度赞誉。五是医药采购攻坚解题。创新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机制,出台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经营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成立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中心,实施药品采购价格谈判,努力压缩药品利润空间。
二、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坚持以项目建设和示范创建为抓手,以科研创新和人才队伍为支撑,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紧扣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武进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主体封顶,武进中医医院综合大楼完成室内装饰40%,横山桥镇卫生院扩建项目主体封顶,横林人民医院扩建和嘉泽镇卫生院、礼河卫生院迁建项目完成前期各项手续。实施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工程,新改扩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20家。二是促进基层能级提升。组织规模大、基础好、综合实力较强的5家基层卫生院,积极创建二级医院。横林人民医院创成二级综合医院,前黄、横山桥、湟里、洛阳等4家卫生院(医院)被确认为二级医院建设单位。加强基层示范创建,遥观镇卫生院、漕桥卫生院创成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坂上卫生院创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新增省级示范村卫生室4家。三是抓好人才引进培养。晋升副高以上职称高级人才198名。公开招聘高层次和紧缺专业卫生人才35名、大中专毕业生58名。招录大学生村医、驻村护士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36名。武进人民医院启动第四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工程,3名青年医师成为省卫计委“科教强卫工程”培养对象。四是强化科研和专科建设。全年科研立项27项,获市、区科技进步奖9项。武进人民医院成为法国医院管理协会中国合作机构和徐州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与法国巴黎大区蓬杜兹公立医院签约成立耳鼻咽喉科医学合作中心,成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武进人民医院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建成运动神经元病临床治疗中心。坂上卫生院眼科创成省级特色科室,前黄人民医院妇产科和雪堰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创成市级特色科室。五是增强中医服务能力。武进中医医院通过三级乙等中医院复评,横林人民医院积极争创二级乙等中西医结合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建成省级基层中医馆,洛阳卫生院中医科创成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实施第二批武进名中医培养工程,6名中医师被确认为培养对象。六是启动智慧医疗项目建设。与深圳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签订智慧医疗项目框架合作协议。完成卫生数据中心租赁服务、区域病理诊断中心信息系统、妇幼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化工程运维服务、戚墅堰、潞城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信息系统的评审和政府采购。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健康武进微信公众号和健康门户网站建设。探索试点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
三、公共卫生保障持续加强。
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全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一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开展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达73%,二级以上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达50%。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对外开放。实施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共计筛查1.36万人次,实施窝沟封闭0.95万人次。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试点“三位一体”综合健康管理模式,实现糖尿病精细化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推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在全区开展“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二是强化妇幼健康保障。扩充妇产科、儿科服务资源,增加妇产科床位20张、儿科床位10张。南夏墅、前黄、戚墅堰、雪堰4家基层医疗机构首批建成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在武进人民医院和武进中医院建成全区孕产妇和新生儿临床救治中心。完成基层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资源整合。规范实施基本和重大妇幼项目,3262名农村孕产妇享受住院分娩直接减免补助,8183名孕前孕早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26132名妇女接受“两癌”检查,1618对夫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接受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考核评审。三是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大力开展健康创建和健康促进,创成省级健康镇5个、健康村(社区)44个、健康单位18个。横林人民医院、横山桥镇卫生院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医院。遥观镇、雪堰镇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2012年命名的28个省级卫生村通过复审。四是强化卫计监督执法。有序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厘清权力清单267项,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承接市级下放的公共卫生监督职责,依法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卫生、放射卫生、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和中医服务等综合监督行政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133起。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建成城市饮用水在线监测系统。对328家单位实施“双随机”监督抽检。查处取缔非法行医场所678户次,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3例。
四、计划生育服务持续优化。
着力改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开展生育意愿调查,做好生育登记服务。全年共办理生育登记9380件,其中再生育审批4058件,全区出生人口数总体平稳,二孩占比达42.17%。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向59947人次发放农村奖扶金2877.46万元,向2004名特扶对象发放特扶金1410万元,向8086名退休人员发放一次性奖励金2910.96万元,向104名城镇非从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奖励金37.44万元。协调落实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政策”,由企业承担调整为财政承担。大力关爱计生特殊家庭,为1615名计生特殊家庭人员提供意外伤残保险和住院津贴保险,为3700户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购买意外险,向全区10000名女性赠送女性安康险。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建成洛阳镇、横林镇2个市级春晖家园和生育关怀基地。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广泛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和关怀关爱宣传服务活动,圆满完成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任务,顺利通过省卫计委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工作评估。新增常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市场2个、康健驿站1个。
五、卫计政风行风持续改善。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三大一实干”活动,组织“幸福武进,健康共享”等9个专题的大讨论,走访社区居民2258户。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组织全系统副职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研修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组织对全系统领导干部、重点岗位负责人进行廉政法规培训,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项目建设、干部选拔任用等监督。开展“远离回扣、廉洁从医”主题专项活动,努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大力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武进人民医院在全省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综合满意率达96.3%,排全市第一。加强对外宣传,举办庆祝“5.12”国际护士节105周年大会,参加全区“强责任、勇担当”党员风采展示,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向全区各界展示了卫计干部职工忠于职守、担当有为、拼搏奉献的良好形象。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