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武进区司法局2017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33170/2018-00001
主题分类: 司法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司法局  
产生日期: 2017-12-30 发布日期: 2018-01-02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2017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2017年来,武进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创新强区、实干富民”发展主题和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立足法律服务质效提升,加速补齐短板,深入推动司法…

相关阅读:

武进区司法局2017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计划
 

2017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17年来,武进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创新强区、实干富民”发展主题和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立足法律服务质效提升,加速补齐短板,深入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建设平安武进、幸福武进积极献计出力。

一、2017年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一)特殊人群管控更加注重精细规范

2017年,全区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701人、解除矫正627人,在册管理社区服刑人员669人;接收刑满释放人员379人,接回重点刑释人员76人。采购指纹考勤仪18只、电子腕表50只,更新笔记本电脑19台,规范使用执法记录仪、“矫务通”等执法信息装备,做到工作实时留影留痕,提高监管实效。

一是学习教育精准化。严格执行分类分阶段教育,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矫正工作的通知》,按罪名、类型、矫正阶段等开出学习教育必修课程清单,要求各司法所制定系统、全面的年度、月度学习教育和社区服务计划,增强教育矫正工作针对性。

二是损害修复系统化。成立损害修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修改完善相应笔录等文本。推进“国学洗心”项目,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频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分专题、多形式组织开展更加系统、深入的教育矫正工作。2017年共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21次,受教育人数达1381人次。

三是重点管教动态化。对重点人员管理监控根据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将管理监控措施与管理等级挂钩,与实际表现挂钩,与管理效果挂钩。

四是推进合议、公开。对调查评估、奖惩、居住地变更等重大执法事项均实行合议、公开,引入法制审核确保执法公正。

五是开展社会化帮教。积极开展“法润江苏?2017春风行动”, 对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和未成年子女进行排查,共排出特困人员14人,其中社区服刑人员9人,刑满释放人员4人,后续照管对象1人,结合“三大一实干”走访,与各司法所积极联系村(社区)及政府相关部门,以走访慰问、给予临时救助,帮助落实低保、推荐就业岗位、争取社会支持等方式对特困对象开展针对性帮扶,为他们送去温暖。

(二)矛盾纠纷调处更加注重多元化解

2017年全区两级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4850批次,12953人。受理、调解纠纷数8215件,调解成功数8117件,调解成功率98.81%。为全区的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一定贡献。

一是注重发挥矛盾纠纷调处网络预警作用。充分发挥网格信息员、调解员和各基层调解协会“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和纠纷动态,实现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二是注重创建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实现有形全覆盖。在湖塘科创园建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亚邦物流调解工作室”、“牛塘消费品市场调解室”等商事类人民调解组织,均已正常运行发挥效能;各乡镇均成立了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在遥观镇、牛塘镇创新建立“大学生村官调解室”;新增了“和睦港婚姻家庭调解室”、卞娘舅调解室、岳俊经济纠纷调解工作室等6家调解组织;并在500户以上的居民小区建立了8个小区调解工作室。

三是调解专家服务团成效初显。组建了大爱调解专家服务团,由教育、拆迁、物管、调解专家、资深心理咨询师、名优律师、专家医师、优秀法官组成。服务团积极参与纠纷调解,深入基层分析研讨人民调解工作方法,提供业务知识和传统文化授课。 深受群众欢迎。

(三)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注重均等普惠

我局紧扣“民生幸福”这一根本,不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注重精编“四张网络”。整合法律援助、矛盾调处、社区矫正、公证办理等服务资源,成立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团,设服务宣传大队及若干支队,采用分片包干形式,织密调解、普法、公益服务、特殊人群帮扶这四张网络,延伸服务触角。

二是注重互联网高效运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助力便捷、高效为民服务。为全区298个村(社区)配备各一名法律顾问,并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每一个微信群均配备有一名村(居)法律顾问、一位专职人民调解员和公证员,实现服务力量集中供给。通过“微信平台”,使每一位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均能得到“一对一”、“私密性较好”的法律服务,努力做到反映、咨询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是注重法律服务质效再提升。抓好律师、公证员的诚信体系建设,明确服务执业“红线”;开展律所、法律服务所办案质量检查,落实督查整改情况,确保办案质量再提高;选用口碑好、能力强的律师组建“名优律师团”,走进企业进行免费法律体检,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提供诉讼和非诉代理服务。

(四)法治宣传教育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着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在融合发展上见实效。

一是注重与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融合。我局创新开展“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针对全区拥有4.5万多家企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学法需求日益增长的实际。通过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下发指导创建文件、实地考察企业等措施,大力推动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建成了旷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克斯流行广场、湖塘科技产业园等15家“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二是注重与优秀地域文化相融合。在全区各地各部门征集、评选优秀法治原创歌曲、法治微电影,歌曲、电影内容要求反映法治、平安、和谐、道德、文明等理念,具有武进地域特色。最后评选出10首优秀法治原创歌曲,多部门创作了10多部法治微电影。我局充分利用这些法治文化资源,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展播,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是注重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联合各普法成员单位开展了“美好生活德法相伴”、“三节四时”普法行、“农民工学法活动周”、“12.4国家宪法日宣传”等活动。针对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全区青少年比重达60%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法治进学校“六个一”工程,形成了一套青少年法治教育长效机制,使我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提质增效。 

(五)法律援助服务更加注重惠民实效

2017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90件,其中民事援助案件467件,受援人数为468人,刑事援助案件313件,申请类援助案件10件,受援人数为323人。办结民事援助案件248 件,涉及受援人数为248人,办结刑事援助案件271件,涉及受援人数为 271人,接待来访群众3109余人次,解答12348法律咨询热线2981件次。

一是精准服务,扩大覆盖面。建立重点人群法律援助数据库:涵盖武进区(含经开区)低保户、重度残疾人、特困职工、五保户等困难人群。此类人群申请法律援助一律开通“绿色通道”,无需再办理经济困难证明手续。深入开展“法润江苏 情系民工”专项活动,组织服务队走访辖区内的工程建设企业、加工制造企业,赴区人才市场等民工聚集地发放法律援助服务卡片,宣传劳动法知识。

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每季度对未结案件进行督查,帮助解决律师办案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对办理时间较长的案件进行进度跟踪管理,每件案件及时进行受援人回访。实施武进区法律援助“名优工程”,组建了26人的名优律师团,在区法援中心参与值班、咨询,办案。切实提高了援助案件办案质量和受援人满意率。

(六)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更加注重素质提升

按照 “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求,做好队伍建设工作,尤其注重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一是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提升队伍专业素质。制定了《武进区司法行政系统岗位练兵实施意见》,同时积极组织调解和社区矫正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竞赛活动。

二是抓好教育培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组织全员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积极抓好省厅网上学院学习考核工作。每季度对网上学习考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全区应学应考人员100%完成网上学习考试任务。

三是做好典型选树宣传,激发队伍工作热情。宣传了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周彩芳、全国模范调解员沈忠良,省最美人民调解员陈超荣,优秀公证员张玉峰,优秀党员服务明星熊英等先进典型。修订出台《武进司法行政系统综合表彰奖励实施办法》、《武进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优秀人民调解员奖励办法》、《武进区局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奖励办法》、《武进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办法》、《武进区“四好”社工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表彰奖励和绩效考核举措,大力营造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局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政策部署,紧紧围绕武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积极履行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主攻短板、创新创优的主基调,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打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

2018年,我局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新时代队伍建设新要求,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精神懈怠等突出问题。

一是抓政治建设。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丰富政治纪律教育形式,健全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严格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二是抓学习培训。分类、分层制定干部、职工年度培训计划,常态化开展全系统干部职工日常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勤学、好学的司法行政队伍。

三是抓素质提升。鼓励业务类公务员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加速推进队伍专业化。对青年干部加大培养力度,搭建平台,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二)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在推进“四个全覆盖”转型增效上下功夫

一是促进服务质量再提升。委托第三方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满意度测评。认真梳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建立服务清单、明晰服务标准;抓好律师、公证员的诚信体系建设,明确服务执业“红线”;开展律所、法律服务所办案质量检查,落实督查整改情况,确保律师办案质量再提高。

二是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依托区法宣中心推进精准公共法律服务工程,推出“四个一批”精准公共法律服务工程。由局机关中层以上组成,成立法宣中心研发团队,开发一批法宣产品或服务产品;由教育、拆迁、物管、调解专家、资深心理咨询师、名优律师、专家医师、优秀法官组成,成立大爱调解专家服务团,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和重大疑难纠纷;由资深律师、知名人士和相关专家组成,成立平安法治调研团队,为区委区政府推行的相关重大项目和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的决策提出一批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为提供精准公共法律服务,在网站、报刊等媒体公布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服务群众专家能手团队信息,成立专家能手评委团队,推出一批司法行政领域专家能手。

(三)主攻薄弱环节,在创新创优上下功夫

一是奋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厘清、丰富服务事项,确定服务标准程度,提升服务供给效能。

二是着眼群众需求,努力提供“回应式”服务。在今年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群众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了更突出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区妇联,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巡回法律宣讲;在“苏澳合作园”设立法律服务专家团,引入擅长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专家律师入驻。

(四)不断深化改革,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

一是抓好人员配备。进一步落实一体化建设要求,与编办、乡镇协调沟通,努力将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调整到位。

二是推动典型引路。尊重基层创新工作方法,选树先进典型和特色品牌,在全区推广前黄镇司法所矛盾调解“五步法”、牛塘镇司法所标准化建设等先进经验,增强司法所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

三是加快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真正将创建工作与“四个全覆盖”有效融合,让创建作为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的重要抓手,进一步使司法行政职能在基层有效落实。

(五)加强党的建设,在增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上下功夫

一是抓牢党的政治建设根本。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展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守牢政治纪律底线,不触政治规矩红线。

二是提供干事创业平台。加强组织生活与实际工作生活的紧密衔接,给予有特长和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发展空间,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督查引导形成凝聚力。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群众思想上的督查引导,让组织的督查对党员干部形成约束力,杜绝工作中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思想倾向,让队伍充满凝聚力、向心力。

                                 常州市武进区司法局

                                                                                2017年12月30日


打印      下载本信息公开文件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