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11月30日,常州大学科技园续签仪式在顺利举行。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施小平,管委会主任戴志华,副主任张铭、徐新波,常州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黄海燕,常州大学科技园总经理储富强等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戴志华与黄海燕作为西太湖与常州大学的代表进行了签约,并共同参观了常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健康科学研究院。
常州大学科技园自2014年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以来,依托常州大学雄厚的优势学科和科研力量,秉持校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建园思路,已打造成集孵化、加速、产业化为一体的功能完备的“创新、创业、创意”三创载体,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截至目前,常州大学科技园已累计引进企业46家,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2017年营业收入超3000万元,预计2018年可达6000万元。今年9月,作为武进科技长廊主要节点的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建成投用,更是填补了西太湖区域长期没有高校的空缺。
黄海燕在致辞中表示,常州大学科技园是常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常大科技园要精准定位。立足学校发展和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强化大学科技园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定位;要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好校企双方优势,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合力攻关。集中力量攻关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痛点和难点问题。以此次签约仪式为契机,积极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施小平指出,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能真正把常州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和经济优势,努力把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集聚高端人才、发展高新企业、转化高科技成果、传播高品位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示范基地,为推动西太湖片区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作为共建单位,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为科技园孵化创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营造一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