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经开区污染源治理“对症下药” 激光雷达扫一扫,定位5公里内污染源
发布日期: 2018-09-10    来源: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经过雷达激光扫描,常合高速西侧、今创路东侧存在污染,确认常州市刘永祥铸造厂为污染源,目前已取缔完毕。”精准锁定污染源头,归功于经开区环保分局近期在第七人民医院楼顶架设的3D可视型激光雷达。

记者从经开区生态办获悉,2018年9月10日经开区再次采用环保执法“神器”,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5公里范围内的颗粒物浓度情况,能够精准锁定城市污染源。

以往环保执法和大气污染动态监测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制约。“首先是经开区辖区范围大,而我们的执法人员和车辆等有限,要实现辖区内精准治污难度很大;其次是有些涉及环境违法的突发行为,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做出反应。”经开区环保分局副局长赵军表示。

摸清污染源才能对症下药。“我们环保分局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利用遥感监测激光雷达和走航监测技术,研究经开区本地扩散、外来输送和污染成因,最终形成污染地图与分析报告。”激光雷达实时分析本地污染源分布和外来输送对经开区大气环境影响,并导入工业企业地图,不仅大大提升了环境执法的工作效率,而且“有的放矢”,为大气污染防治难题达到对症下药提供科学依据,达到精准溯源、精准治污、精准管控的目的。

据悉,目前经开区在戚街道第七人民医院、潞城街道公园一号、横山桥镇山水花苑3个点位布置了激光雷达,24小时不间断地对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空气进行360度的扫射,实时给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PM10、PM2.5的浓度分布,并准确定位污染物最密集地方的坐标,帮助执法人员锁定污染源,揪出污染的“真凶”。经开区环保分局工作人员指着雷达扫描结果图说,“能够清晰地看到,扫描地图上分为红、黄、蓝灯颜色,颜色越深的地方,代表着污染越严重。”

激光雷达的投入使用,将为经开区秋冬季节大气攻坚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目前,激光雷达已经扫描出污染区域30余个,污针对污染源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整改措施。”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