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开发区动态> 内容
4月9日,从经开区了解到,改革创新是开发区的主色调,也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泉。新下发的《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深化改革总体方案》,作为未来两到三年改革创新工作的总纲,明确了五大类、23个方向的改革任务。
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管理运行高效能
推进全要素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改革。建立“智能引领、全面覆盖、多网融合”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努力做到“一网采集、资源共享、联动处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叠加增值。
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构建统一高效的“互联网+审批”平台,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改革。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建立经开区执法运行体系,编制综合执法权力清单,在省批复的市容环卫、规划、绿化等十个领域开展综合执法工作。
推进镇(街道)管理运行模式改革。破除现行运作机制制约,建立符合现代社会治理要求、体现开发区工作特点的镇(街道)工作机制,充分激发板块的内生发展动力。
推进机关部门机构职能调整。进一步理顺工作机构管理运行机制,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原则科学调整经开区各机构部门职能。
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改革。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培育特色产业,做强优势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健全双创载体建设的协调和引导机制;实现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全覆盖;推进新型科技创新服务业态发展。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持续探索和实践各类金融“先行先试”的举措,完善经开区金融资源集聚组合功能平台;围绕“股改”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宣传辅导、协调指导。
深化招商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项目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组织推进机制。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规范力度,强化预算管理,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建立健全金融生态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各项机制。
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行改革。推进镇、街道投融资平台规范整合和市场化改造,推动各投融资平台向市场化实体企业转型,推进东方控股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运作。
推进社会资本投资政府性项目建设机制改革。拓展社会化投资渠道,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教育、卫生、水利、环保等政府性项目建设中。
三、探索集约发展路径,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率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全面完成镇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推进村庄用地精细化管理,深化土地征收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推进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革。开展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动态管理;制定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综合方案。
推进“三农”“三生”统筹发展改革。将“农业、农村、农民”与“生产、生态、生活”有机结合,研究统筹推进“三农三生”的“混合动力”机制。
推进城市更新制度改革。实施城市更新制度改革,创新商住用地整理储备制度,高效组织中心城区和乡镇商住用地整理开发。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行动;逐步增强区域环境质量自动化监测能力。
四、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服务高水平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知名教育品牌,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丰富办学形式,不断改善教育发展环境,满足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同国际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办医制度;加快常州七院建设,不断提高综合诊疗水平。
五、优化组织管理机制,实现队伍建设高活力
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考核体系建设创新;全面推行政府雇员制和全员聘用制;通过绩效考核,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选人用人机制。
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加大跨岗位、跨部门、跨地区人员调配和竞聘力度;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使用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层次。
深化干部培养和选拔机制改革。多措并举提升干部能力,形成“级别待遇同激励、编内编外同考虑”的竞争新态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新局面。
深化党建工作创新。完善基层党建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制度;建立区域性、产业链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党员教育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