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践行绣花精神 种好宜居城市幸福树
发布日期: 2018-12-21    来源:城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城市形象的体现,是城市宜居的指数。“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是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更是群众的殷切期盼。近年来,我区通过精准补短补弱、创新城市治理等方式,用“管、治、补、行”“四针法”施展城市管理“绣花”功夫,规范、整洁、有序、宜居正逐渐成为我区的现实面貌。

“管”让“针脚”更精准。城市管理,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要落实“精细”二字,必须把治理单元划细划小,把管理抓细抓实。为进一步解决管理粗放的问题,我区加强城区网格化长效综合管理工作,在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丁堰街道、戚墅堰街道)、湖塘镇、牛塘镇、南夏墅街道、西湖街道、高新区北区、春秋淹城旅游区所辖区域内,以社区(村)为单位,共划分70个中心区域精细化管理网格,工作具体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从网格长到网格员人人有明确的要求、任务和考核,将“绣花针”织密织细,显著提升精细化管理效能。

“治”让“针法”更灵活。城市管理“核心是人”。我区积极探索多元共治、多路并举的管理方式,将依靠群众、引领群众作为精细化城市管理的一大法宝。一方面将“83812319”城市管理数字化指挥平台与网格化集成管理指挥平台深度融合,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一体化协同精细化管理效果显现。在武进城管微信平台推出“随手拍”功能,搭建快速整改问题的直通车,从 “人力堆叠”到“数据跑路”,实现了城市管理“一呼有百应”。另一方面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治理上,我区创新工作方式,取得显著成效。例如,针对城市管理者挠头的违建问题,我区以党建工作引领“两违”管控工作,从党员干部及其直系亲属入手,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约谈,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促进违建风气的扭转。

“补”让“针功”更见效。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让 “绣”功更精准,就要及时感知人民群众关心的痛点和难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区城管委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城镇长效综合管理的落脚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牵头开展治理垃圾、治理薄弱片区、治理交通拥堵、治理物料堆场,建设美丽示范小区、建设规范整洁菜场,提升空置地块管理水平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群众从城市治理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行”让“针线”更密集。要让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就要求城市管理者能够关注到城市管理的角角落落,随时捕捉问题、优化对策。今年二季度以来,区城管委全面推出“行走武进”一线工作法,通过蹲点办公、带队督查网格、开展问题研判、市中心领导授课等活动,助力板块提升长效管理工作水平。区、镇两级先后双向沟通达到100余次,城管系统干部足迹遍布全区120多个小区、27个中心城区网格、40余个集贸市场、1000多个卫生死角,部门与板块互通共融机制迅速形成。今年4月份以来,我区还全面掀起“精细城管在行动”活动的热潮,全年各职能部门(板块)、企事业单位共参与精细城管义务劳动200余次,全区上下汇聚起了爱武进、爱家乡的巨大合力。

生活因城市而精彩,城市因管理而美丽。我区还将持续践行绣花精神,抓好城市管理。下一步,将重点对城区户外广告进行提档升级,推进城市品质向精致精美提升;通过精细化地停车管理,切实缓解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用实际行动种好宜居城市“幸福树”,努力让城市管理成为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响亮名片,为打造管理明星城市增光添彩。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