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吃过晚饭,金剑波和妻子钱英姿总会外出散步。然而,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新闻吸引住了他们。作为这座“世界第一桥”建设的参与者,只要看到这座大桥的任何新闻,金剑波都不会放过,更何况是大桥通车的历史性时刻。
武进民企中标“世界第一桥”
48岁的金剑波是遥观镇洪庄村人,2010年,他在戚墅堰注册成立了常州市佳路福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桥梁、隧道无缝伸缩缝的设计施工。
去年7月9日,金剑波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交集团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指挥林鸣一行。原来,港珠澳大桥建设接近尾声,然而,全长5664米的海底沉管隧道无缝伸缩缝的安装还没有找到最佳方案。听闻金剑波是这方面的行家,林鸣慕名来到了武进。
在看过佳路福路桥公司建设的常州高架隧道工程后,林鸣当即邀请金剑波前往珠海。接着,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又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常州,金剑波带领员工向他们进行了辽河路隧道施工演示,确定了佳路福路桥公司的投标资格。7月23日,在珠海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佳路福路桥公司击败了众多竞标者,成功中标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无缝伸缩缝施工项目。
谈到缘何能中标这一世界级工程,金剑波说:“公司先后代理过韩国路宝、美国科来福、英国PRISMO公司的无缝伸缩材料,并分别派员参加过这些公司的施工培训,这些经历在国内绝无仅有。”
大桥建设中的特等功获得者
早在10多年前,无缝伸缩缝施工工艺及材料就由欧美传入国内,但因为没有国家标准,国内并没有大规模应用,大多仅在桥梁、隧道养护修补时零星采用这种工艺。而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是国内首次在新建工程上大规模采用这种工艺替代传统的水泥钢结构伸缩缝技术,这给金剑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金剑波介绍,这是一种热施工、现场成型的结构性膨胀伸缩系统,由弹性改性体沥青黏合剂——BJ200与精选并处理过的骨料经加热搅拌黏合成的混合体,完全符合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无缝伸缩缝施工中正负误差2厘米的要求。
2017年12月2日,金剑波带领施工队正式进场施工。按照工程进度计划,要求在元旦前完成施工,满打满算只有30天。然而,到12月19日,68条海底沉管隧道无缝伸缩缝施工仅完成一半,金剑波急得好几天没有睡好觉。为了抢抓施工进度,又能确保施工质量,他数次增派施工人员和设备,施工人员从最初的15人增加到了40人,大型施工设备从2台增加到了6台。
12月28日,经过27天的日夜奋战,金剑波团队不仅提前3天完成了68条海底沉管隧道无缝伸缩缝的施工,还完成了28条引桥部分无缝伸缩缝的施工,总长度达2100米。
工程结束后,金剑波获得了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第四战役”劳动竞赛个人特等功。“佳路福路桥公司在无缝伸缩缝施工领域是当之无愧的行业标杆!”林鸣由衷地赞叹。
背后的付出常人难以体会
工程完工了,港珠澳大桥也顺利通车了,但金剑波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在参与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无缝伸缩缝工程前期洽谈、招投标、技术论证、确定施工方案过程中,金剑波奔波于常州、珠海两地。粗略统计,他在去年7月到10月往返了20多次。而那段时间,刚好老父亲病重,生命垂危,但为了大桥建设,他不得不放弃陪伴,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
钱英姿告诉记者,施工结束回到常州,金剑波瘦了10多斤。施工虽然才27天,但他呆在大桥建设现场的时间超过了2个月。而在金剑波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虽然那段经历很辛苦,但对我来说是一次历练,以后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有信心去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