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近日,西湖街道仕尚村委90平方米仓库出租项目,通过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发布信息后,吸引多名竞标人参与。经过5轮电子报价竞价,该标的最终年租金成交价为3000元,比起拍价溢价500元/年,溢价率达20%。据悉,这是我区完成的首笔农村产权线上交易项目,标志着武进“互联网+农村产权”驶上了快车道。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目前,全区村组集体资产总额达125.52亿元。如何让这部分资产阳光运行?早在2014年,我区率全市之先,成立了区农村产权交易所,将区、镇层面的集体资产进行公开交易处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镇(街道)农村产权交易站。
“交易主要通过两级平台发布信息,然后由交易所(站)组织竞标人进行现场举牌竞标。”区农村产权交易所负责人戴俊告诉记者,这种交易模式可以邀请村民参与现场监督,但也存在交易手续繁琐、效率不高等弊端。
为此,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依托新投用的常州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探索电子竞价形式,提升交易效率。记者了解到,该平台操作方式十分便捷。由村集体注册账号,确定交易资产标的等基本信息,并经2/3以上村民同意,由村集体向区或镇产权交易平台提出转让申请,经审核后对外挂牌。在规定时间内,承租者只需提交报名信息、缴纳保证金即可参与投标。投标采用网上电子竞价的形式进行,轻点鼠标可完成交易。
“这种交易模式十分便捷,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尝鲜”线上交易,仕尚村委负责人展毅不停“点赞”,“对竞拍结果很满意,确保了村集体资产收益最大化。”
“推动在线交易,面向‘互联网’寻求受让方,可以吸引更多承租者参与竞标,具有监督管理精准、信息发布更广、交易方式全程公开、交易价款结算便捷等优点。”区委农工办主任夷建良表示。
农村集体资产线上交易,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线下交易模式。据悉,农村相关物业项目由于受地域限制,出现项目续租或仅有一名承租者等情况,我区仍将采用线下公开协商方式进行。“线上+线下联动交易,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戴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