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3月23日上午,在区教育局的“见证”下,我区18所城区学校与25所乡村学校结对共进,通过“联姻”的形式,促进全区教育进一步优质均衡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部分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链显得有些“疲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之路应该怎么走?为此,区教育局在去年成功组建13个教育集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全面启动城乡学校结对共进计划。根据我区城乡教育发展实际,按照“城区结对乡村、近郊结对边远”的要求,区教育局将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助共进对子,实现帮扶带动和共同提高。据了解,结对共进活动要立足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学生发展等多个层面,在教育理念、发展规划、管理制度、文化建设、教研教改、教师培训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同时,要特别注重增强结对学校的发展后劲,重点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通过结对学校互动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优质资源共享,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活动现场,清英外国语学校、新安小学、戴溪小学、湖塘桥初级中学、横林初级中学、洛阳初级中学作为代表,共同签订了结对共进协议。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与林南小学结对,该校校长王岚表示,该校将在课程共享、师资共育、学生共培等各项推进过程当中,形成自己的规划计划。
为了使这一工作取得实效,区教育局出台长效机制,将城乡学校结对共进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考核内容,并作为对结对学校校长考核的一项指标。有效强化两校领导的责任意识,让两校做到真正“联姻”,长期发展。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朱炳助表示,通过城乡结对学校的互助共进,共同提高,从而使武进教育更加均衡地发展,使老百姓子女能够享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建立相对稳定的城乡学校结对共进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