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萧山,区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50万。武进, 区域面积1065.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32万。2005年,武进生产总值465亿元,萧山生产总值为588.04亿元,武进相当于萧山的79.1%。2006年,武进区委提出“武进人民学昆山,争先进位超萧山”的口号。“十一五”期间,武进人民埋头苦干,生产总值数据和萧山差距明显缩小,但未能超越萧山。“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武进生产总值为1163.9亿元,萧山生产总值1220.06亿元,武进生产总值已经相当于萧山生产总值的95.4%。2013年,武进生产总值增长到1725.85亿元,成功超越萧山(当年萧山生产总值为1663.53亿元)。2015年,武进行政区划调整,武进生产总值仍然保持对萧山的领先地位并一直持续至今。
经济总量超越萧山
——生产总值增速快于萧山。“十二五”以来,武进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63.90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260.27亿元,年均增长9.9 %(增幅为现价增幅,未考虑区域调整影响,下同)。同期萧山的生产总值由1220.06亿元增加到2157.49亿元,年均增幅8.5%,年均增幅比武进低1.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萧山工业发展速度比武进要低,但服务业发展快于武进。2017年,萧山工业增加值883.25亿元,和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3.4%,增长速度比武进低4.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1143亿元,和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5.4%,增幅比武进高1个百分点。
2017年武进和萧山地区生产总值对比情况
单位;亿元
武进区
萧山区
差 距
实绩
±%
绝对数
武进/萧山(%)
地区生产总值
2260.3
8.1
2157.5
7.3
102.8
104.8
第一产业增加值
41.7
1.6
68.6
0.9
-26.9
60.8
第二产业增加值
1234.9
7
947.7
0.6
287.1
130.3
其中:工业增加值
1184.3
7.7
883.3
1.7
301.0
134.1
建筑业增加值
50.9
-8.7
64.8
-13.6
-13.9
78.5
第三产业增加值
983.7
10
1143.0
14.9
-159.3
86.1
其中:交通运输业
145.6
2.6
90.7
8.0
54.9
160.5
批发和零售业
162.9
8.6
170.6
7.5
-7.7
95.5
住宿和餐饮业
33.9
8
21.8
3.7
12.1
155.3
金融业
94.7
5.1
140.1
6.8
-45.4
67.6
房地产业
84.6
3.1
168.3
6.6
-83.7
50.2
其他服务业
458.5
15.8
549.4
24.8
-90.9
83.5
——投资总量略超萧山。在我区经济总量较快发展的背后,是我区超强的投资力度。201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2.82亿元,萧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4.26亿元,投资总数相当。从近5年(从2013年到2017年)的投资数据来看,武进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026亿元,同期萧山为4727亿元,武进比萧山高出299亿元。但相近的总量背后,投资结构大不相同,5年来武进工业投资完成额2943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58.6%,萧山5年来工业投资仅为1191亿元,占总投资比重为25.2%。5年来萧山房地产投资总额为1907.59亿元,武进仅为744.65亿元,占各自投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0.4%和14.8%。可见,武进在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时候,萧山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都市。萧山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96.74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4.04%,大量的房地产开发,为发展金融业、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和科技创新产业等高端服务业打下基础。
——人均GDP超越萧山。萧山区域面积比武进多出33.3%,2017年常住人口165.5亿元,比武进多21.18万人。因此,武进和萧山对比,就不能简单地把总量指标数据对比,而更要看重人均指标。实际上,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从2014年起武进也超过了萧山,2013年,武进人均GDP10.75万元,萧山为10.86万元,2014年,武进人均GDP11.86万元,萧山为11.23万元,首次超过了萧山,2017年萧山人均GDP为13.04万元,武进为15.68万元,武进比萧山高出2.64万元。
在看到经济总量及人均GDP指标超过萧山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生产总值虽然能全面反应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但毕竟是一个核算数据,各地具体计算方法制度也有所差异,尤其跨省的差异可能更大。武进很多方面和萧山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发展质量方面。
发展质量不如萧山
——产业结构不如萧山。 2017年,萧山一、二、三产业的比为:3.09:43.93:52.98,武进一、二、三产业比为:1.84:54.63:43.52,萧山的农业占比比武进高出1.25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比武进高出9.46个百分点,相应二产占比比武进低出10.71个百分点。萧山已经走在从“工业大区向国际城区”的发展路上。
——公共预算收入不如萧山。和萧山相比,武进地区生产总值虽然成功超过萧山,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萧山的差距还在拉大。
2010年,武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19 亿元,萧山为98.17亿元,武进相当于萧山的86.7%。2017年,武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到163.75亿元,年均增长9.8%,萧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27.48亿元,年均增长12.8%。武进在生产总值超过萧山4.8%的情况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下滑到只有萧山的72.0%。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萧山为10.54%,武进只有7.24%。
从构成看,2017年武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42.45亿元,萧山为199.56亿元,税收收入比萧山少了57.11亿元,非税收入武进是21.29亿元,萧山是27.92亿元,非税收入武进比萧山少了6.63亿元。
2017年武进和萧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比
单位:亿元
差距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3.8
11
227.5
19.6
-63.7
72.0
一.税收收入
142.5
16.4
199.6
18.4
-57.1
71.4
其中:增值税
70.7
47.4
51.7
-24.8
74.0
企业所得税
24.0
25.7
33.3
23.8
-9.3
72.1
个人所得税
8.8
4.3
10.5
14.5
-1.7
84.2
城市维护建设税
9.3
14.7
3.8
-5.4
63.2
房产税
7.0
17.8
9.6
115.1
-2.6
72.4
土地增值税
2.9
13.6
13.1
-10.7
21.3
契税
7.8
3
9.9
-12.1
-2.1
79.1
二.非税收入
-15.4
27.9
29.4
-6.6
76.3
从三次产业对财税的贡献来说,萧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已经有59.4%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来自第二产业的占40.3%。而武进税收的72.6%来自第二产业,其中工业占68.3%,建筑业占4.3%,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税收只占27.2%。
——对国家贡献不如萧山。萧山2017年上划中央收入177.89亿元,武进为120.61亿元,武进为萧山的67.8%。
——基金收入不如萧山。2017年萧山政府性基金收入431.05亿元,比上年增加127.68亿元,增长42.1%,武进近两年来政府性基金收入一直徘徊在160亿元左右,2017年为165.81亿元,比上年增长3.4%,仅相当于萧山的38.5%。萧山世纪城周边土地拍卖楼面地价最高已经3万元/平方米左右,武进最高在7500元/平方米左右,相差3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财力相差悬殊。
——工业效益不如萧山。“十二五”以来武进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萧山,但经济效益一般。2010年的时候,武进规模以上工业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为4.56%,同期萧山为5.99%。到2016年,武进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利润率略有提高,为5.66%,同期萧山提高到6.25%。2017年武进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润率为5.48%,相对稳定。萧山由于客观原因未公布主营业务收入,但公布利润为22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从历年的工业效益数据来看,萧山的工业经济效益是明显好于武进的。
——资本运作不如萧山。从1997年10月五菱B股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筹资4亿元,到2017年底,武进境内外上市的企业26家,累计筹集资金折合人民币约 217亿元。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33家,累计定增融资4.68亿元。萧山从万向钱潮1994年1月在深圳上市开始,到2017年底,在境内外上市(含三板)的萧山企业达到62家,其中上市企业2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3家。根据证监会统计口径,2017年萧山有6家企业主板上市,全年首发募资16.5亿元,实施再融资201.26亿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从上市企业数量来讲,我们和萧山是不相上下的,但融资数量差距就大了,也就是说,萧山上市企业2017年一年融资再融资就和武进上市公司20年的融资再融资相当了,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还有,武进起家的几个大市值公司,如新城控股、瑞声科技,总部早已搬离武进,但萧山的万向、传化等大公司总部都还在萧山,萧山本身的总部经济也是风声水起。
——外向型经济不如萧山。利用外资方面,武进这几年可以说也是不差,但萧山更是吓人。仅从最近3年(2015年到2017年)的数据来看,武进3年实际到账外资23.0亿美元,年均7.7亿美元,但萧山3年实际到账外资45.29亿美元(也超过了昆山的27.5亿美元,江阴的30.17亿美元),年均15.10亿美元,高出武进近一倍。进出口方面差距稍小,2017年武进进出口总额737.38亿元,其中出口516.05亿元,萧山进出口总额845.17亿元,其中出口628.89亿元。萧山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比武进高出14.6%和21.9%。2017年萧山经济外向度为39.2%,高出武进(32.6%)6.6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不如萧山。2017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66元,和2010年的13958元相比,年均增长10.2%,萧山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88元,和2010年的15987元相比,年均增长11.7%,武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速比萧山慢1.5个百分点,收入绝对数差距由2010年的2029元拉大到2017年的7022元。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武进为52320元,萧山为60336元,武进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萧山的79.7%和86.7%(2009年分别为85.8%和84.1%)。2017年末,武进居民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储蓄7.23万元,而萧山为9.04万元,武进居民人均储蓄相当于萧山的79.9%。
——人口流入不如萧山。2015年的时候,武进区划调整完成后年末常住人口143.62万人,到2017年末,常住人口略有增长,为144.32万人,两年净增长0.8万人,但萧山常住人口2015年末为156.1万人,到2017年末已经增长到165.5万人,2年增长9.4万人。另外据萧山方面统计数据显示,萧山户籍人口2017年为129.58万人,流动人口为140万人左右,相加实际人口远超武进。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萧山作为准一线城市杭州的新城区,在从工业大区向国际城区的转变过程中,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武进。
萧山国际大都市发展亮点频现
假如时光倒流30年,那时武进是常州乡下,萧山是杭州乡下。但是近年来,萧山已经从昔日杭州乡下直接走上了国际舞台中央,自2016年G20峰会在萧山举办以来,萧山充分发挥峰会效应和国际大都市优势,在发展金融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临空经济等方面又有不少进展。
——高端金融及金融科技产业云集。2017年,瞄准重大金融项目,加强与国内外金融资源对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全年成功引进各类金融企业560余家。举办了全球共享金融论坛·湘湖峰会、2017金融科技高峰论坛、2017全球区块链金融峰会、2017丝路国际联盟大会等重大活动,全球知名的金融科技博览会Money20/20中国会址永久落户。浙商产融基金及总部、印度支付宝Paytm中国总部、亚奥体育基金等一批项目纷纷落地,浙商产融、中铁投、中铁光大、睿洋科技等四支千亿级基金签约。其中,Money20/20系列会议创立于2011,致力提供平台,围绕普惠金融、跨境创新和数字支付变革等金融科技领域开展探讨,共创金融新生态。全球系列大会汇聚超过15000位全球产业领导人,其中有1/3为公司首席级别高管,2700位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首届Money20/20中国将于2018年11月在杭州萧山举办。而浙商产融注册资本1000亿元,由30余家知名浙商发起设立,实际代表着60家上市公司,预计到2020年末管理资产规模将达5000亿元。
——总部经济风生水起。萧山发展总部经济的标志性载体是钱江世纪城,规划面积22.27平方公里,其在杭州位置有点类似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钱江世纪城以钱塘江金融城、ABC产业集聚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和杭博中心、奥体亚运区域体育设施、网易云音乐的引进为依托,打造以“金融、总部、科技”为主导和以“体育、会展、音乐”为特色的“3+3”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体育方面,钱江世纪城以2022年亚运会为契机,不断吸引国际机构、体育组织集聚,全力打造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体育之城、赛事之城,打造杭州体育经济新中心。音乐方面,内容为王,创新制胜,是音乐产业发展的核心。借助网易云音乐的龙头作用,钱江世纪城正在申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将以网易云音乐为主体,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优势,以人工智能为导向,打造成为全国音乐产业基地的新技术样板。同时,钱江世纪城还将用最好的区域优势和景观优势,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音乐创作人集聚杭州萧山。世纪城目前已集聚3家央企总部项目和10家上市(及功能总部)企业,现阶段,钱江世纪城区域内北大研究院、网易、浙商产融、印度“支付宝”Paytm、沨华资本、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医养结合中心等项目已签约落地,一批上市公司的总部如金科文化管理总部,大唐电力能源营销总部,美康生物的盛德检验实验室等已入驻,部分已实质性运营。2017年,世纪城已诞生4幢“亿元楼宇”,除了宝盛世纪中心,还有江宁大厦、农业大厦、保亿中心等3幢商务楼宇,2017年累计税额均超过1亿元。2016年5月投入使用的宝盛世纪中心,仅一年多时间,它就成为钱江世纪城第一座税收“亿元楼”,2017年税收突破2亿元大关。世纪城的总部经济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并通过“总部—制造”功能链条,辐射带动萧山乃至长三角其他地区生产制造业发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根据三年(2017年到2019年)行动计划,世纪城将围绕“百大项目千亿投资万企创新”、“百幢楼宇千亿产出万亿基金”两大抓手,到2019年底,钱江世纪城将建成100幢以上商业办公楼宇,力争三年后实现楼宇营业收入达100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钱塘江金融港湾优势,力争三年后资金管理规模达10000亿元以上。未来,世纪城目标直指打造环杭州湾经济中心,充分利用现有楼宇资源,全力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落户,积极招引金融、保险业和证券机构的区域性总部和浙江省内民营企业的总部入驻,努力与钱江新城形成南北呼应的杭州未来CBD,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杭州城市新中心。
——会展经济方兴未艾。2017年,举办了全球共享金融论坛·湘湖峰会、2017金融科技高峰论坛、首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2017全球区块链金融峰会、2017丝路国际联盟大会、2017浙江国际健康产业高峰论坛、首届钱塘江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举办规模型展览62场,千人以上会议227场,直接营收超9.5亿元,Money20/20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大会中国会址、中国增材制造大会永久落户。由中国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WTA)总部落户湘湖。萧山钱江世纪城会展产业集聚区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品牌会展产业集聚示范区”。随着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投入使用,弥补了杭州没有大型展览场地的短板,改变了长三角区域展览市场的格局,并成为萧山打造会展业、发展城市经济最重要载体,杭州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梦想正在落地。
——临空经济扬帆启航。2017年5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支持杭州建设“一等别临空经济示范区”。杭州空港经济区管委会统筹指导杭州临空经济区142.7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预计到2030年,萧山机场将入驻航空公司80家以上,实现机场旅游吞吐量7000万人次以上,成为长三角一等别机场群的核心机场,成为“浙江之门、杭州之窗、萧山之翼”。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建设涉及8大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这还不包括机场高铁站的建设。其中,T4航站楼的规模将是目前所有航站楼加起来的1.3倍,能容纳全年3000万人次。另外,萧山机场外围交通瓶颈也将被彻底打通,地铁一号线三期、七号线、杭州三绕(滨江二路)空港段、保税大道南伸、红十五线拓宽、机场东路等工程的启动,将打通机场环线,这将使得机场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萧山国际机场还将引入多条高铁线,机场高铁站将与周边、等杭州都市经济圈区域相连,让机场成为重量级的战略交通要塞。另外,一条连接杭州西站、东站、机场站三大高铁站的轨道快线方案也正在谋划中。机场大交通建设,最受益的还是机场周边,能强有力拉升区域价值。在萧山区与浙江机场集团战略合作当中,双方把“协同打造一流航空都市区”的启动点,放在了机场西面国际商务区和机场东面智慧物流园区两大区块上,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兴、机制共商、融合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的萧山,拥有“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机遇,拥有浙江“大湾区”建设、杭州“拥江发展”的战略机遇,拥有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临空经济、金融港湾等产业振兴机遇,萧山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奔跑在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站在了国内国际舞台的中央。相比萧山,我们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差距就是潜力,在看到差距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自己的亮点。一是武进的区位优势不比萧山差。虽然常州城市带动能力逊于杭州,但武进地处长三角中心地带,到沪宁杭的距离都非常近,沪宁、宁杭高铁使得武进融入长三角1小时生活圈,可以同时接受3大中心城市人财物流的辐射。二是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武进。从近年来武进的专利申请情况来看,我们申请数都要超过萧山很多。2017年,武进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338件,萧山仅为408件,“武进制造”有望变成“武进创造”。三是宜居武进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武进的生态建设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目前中心区的房价还在1万多元/平方米左右,相对合理。而萧山人收入虽然比武进人稍高,却要承受平均2万元/平方米、中心区域4万元/平方米左右的高房价,因此, 宜居武进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随着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区、苏澳合作区等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必将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到武进来安居乐业。
赶超萧山,我们既要正视存在的差距,更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保持坚定的发展信心,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事事争当一流”和“一个不变,其他都要变”的精神,积极推进“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在科技创新、工业升级、资本运作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突破力度,在不远的将来,除GDP外,在更多方面超越萧山。
撰稿人:印柳平
核稿人:沈 勇
签发人:石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