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2017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消费的各项决策部署,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状况
(一)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1—12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6.48亿元,同比增长10.6%,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86.54亿元,增长10.1%,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去年同期分别加快2.0个、0.7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全区四个季度分别实现零售额191.57亿元、281.87亿元、435.44亿元和586.48亿元,分别增长10.0%、10.4%、10.5%和10.6%,逐季稳步增长态势明显。
与其他市辖区相比,1—12月,武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分别比新北、钟楼和天宁低1.7个 、1.4个和0.5个百分点,高于金坛和溧阳0.1个和1.1个百分点。
(二)城镇市场占据主导,农村市场快于城镇
全区城镇消费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增速有所回落;而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环境不断优化、乡土旅游渐受欢迎等因素的带动下,农村市场消费增长迅猛。1—12月,全区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00.12亿元,占零售总额的85.3%,同比增长4.7%,较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农村市场表现强劲,实现零售额86.36亿元,增长62.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1.4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59.6%。
(三) 批发零售业同比回落,住宿餐饮业复苏强劲
分行业来看,1—12月,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15.63亿元,同比增长8.3%,占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9%,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回落1.8个和2.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额增长12.2%,零售业零售额增长7.8%。住餐行业历经转型 “阵痛”,深挖大众消费潜力,行业复苏强劲。1—12月,全区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0.85亿元,增长30.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1%,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提高16.1个和18个百分点,直接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增长9.2%,餐饮业增长32.6%。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分类商品销售良好,结构调整持续优化
1、汽车类商品增速缓中有升。受前两年汽车集中更新换代以及购置税政策滑坡的影响,我区汽车类销售在高保有量的基础上增速出现放缓。1—12月,全区限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79.74亿元,增长7.7%,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汽车零售全年呈前低后高的走势,原因是进入9月份以来,汽车销售迎来“金九银十”旺季,加上年底品牌经销商为完成销售目标大力度开展促销活动,联合厂方让利,推出有竞争力的零售价、补贴购置税等措施吸引了消费;同时,部分品牌新车型供应增加,市场反应普遍较好,汽车零售下半年明显好于上半年。
2、石油制品类商品消费反弹。2017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成品油价格涨少跌多,同时受汽车消费增长乏力的影响,石油消费市场低迷。进入7月份,国际油价触底反弹,带动国内油价7连涨;加上受季节因素、家庭出游、销售网点等增加影响,零售额也相应增加。1—12月,限额以上石油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6.98亿元,增长4.3%,增幅较上半年加快4.4个百分点,但低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全年汽车类消费同比下滑所致。
3、基本生活类商品普遍增长较快。1—12月,全区限上粮油、食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10.9%,较去年提高11.3个百分点;烟酒类商品零售1.36亿元,增长4.7%,较去年提高7.5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22.33亿元,增长20.5%,较去年提高12.6个百分点。饮料类增长9.3%,日用品类增长7.7%。这5类商品合计占限上批零业零售额的13.8%,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2.1个百分点,是限上零售额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4、部分与消费升级有关商品销售良好。今年以来,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消费品市场运行中的一大亮点。1—12月,全区限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增长141.8%,通讯器材类零售增长27.1%,中西药品类增长20.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增长52.7%,均高于限上商品零售额增幅。与消费升级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且增速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促使消费品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5、装潢类商品销售较好。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总体稳中向好的拉动,我区商品房交易情况较好,下半年迎来装修旺季,带动装潢类商品销售情况较好。1—12月,全区限上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12.61亿元,同比增长35.2%,较去年提高21.4个百分点;五金电料类零售额1.38亿元,增长25.5%,较去年同期提高23.2个百分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亿元市场集聚效应明显,销售额稳步增长
2017年,全区18家亿元以上市场(含汽车城)实现成交额800.20亿元,增长5.8%。有3家市场成交额突破百亿,分别是湖塘纺织城实现成交额257.42亿元,增长3.5%;武进汽车城实现成交额168.22亿元,增长7.8%;夏溪花木市场实现成交额193.67亿元,增长8.0%。湖塘纺织城业务较为传统,受今年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下滑影响,增速比去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花木市场受益于“城乡一体化”及“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影响,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三)网络零售增长迅速,传统商超转型升级
2017年,全区限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网上零售额3.79亿元,同比增长26.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限上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0.15亿元,同比增长20.1%,均明显快于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今年以来,传统商贸零售企业积极应对电商零售冲击,以消费者为核心,通过重构流通体系、传统业态、服务方式等,争先恐后开创全新的购物模式,商品的价格变得更加透明,线上线下的价格差距也逐步缩小。1—12月全区限额以上实体商场和超市实现零售额14.12亿元,增长1.7%,较去年同期提高10.6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其中明都、大润发、乐购等三大亿元以上超市实现零售额8.43亿元,增长0.7%,较去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受八佰伴停业影响,富克斯购物广场人流量明显增加,全年实现零售额4.26亿元,同比增长9.5%,分别较去年和上半年提高4.5个和0.9个百分点。
(四)商贸企业景气度改善,经营状况趋于好转
从四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来看,本季度商品销售增速比上季度加快的占比由到二季度23.3%提高到三季度的28.9%,再到四季度的29.2%;持平的占比较三季度提高4.2个百分点,减慢的占比较三季度缩小7.9个百分点。本季度接到订单量比上季度增加的占比持续提高,由二季度的22%提高到三季度的26.3%进而提高到四季度的26.8%,减少的占比由二季度的19.0%降低至三季度的10.2%,再降低至季的9.1%。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平稳增长,新型商业业态的不断涌现,扩内需、促消费、降税负等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不断攀升,消费品市场运行态势良好。但是,也应看到,消费品市场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旧存在,实体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财政收支压力依然较大,房地产市场运行仍存风险,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较大等,预计未来消费品零售增速将有所放缓。
撰稿人:薛 明
核稿人:张东霞
签发人:石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