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统计信息> 数据解读> 内容
2017年,全区工业经济围绕高质量发展,着力供给侧改革,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生态引领新发展模式。工业产能有所释放,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
一、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工业生产稳健上行。规上工业总产值4649.21亿元,同比增长15.0%,增幅较上年提升7.9个百分点。全区15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1070家企业生产好于上年,增长面为66.9%,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2017年,规上工业增加值1087.64亿元,可比价增长8.0%,增幅较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在全市各辖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中位列第三,高出全市平均0.2个百分点。
(二)工业效益稳步提升。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53.47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利税426.37亿元,利润277.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和20.7%。规上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营业成本同比增速15.6%,低于营业收入0.5个百分点,每百元成本中的费用88.35元,同比下降0.4%,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5%,成本利润率6.3%,同比分别提高0.2和0.5个百分点。偿债能力增强,2017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3725.52亿元,同比增长5.8%,负债总额1895.23亿元,同比增长0.6%。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0.9%,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三)工业用电、纳税销售好于全市。2017年全区工业用电153.98亿度,比上年增长6.7%,增幅比全市平均高出1.8个百分点。全年国税销售4175.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增幅比全市平均高出6.6个百分点。工业国税开票销售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9.8%,比全市高出9.5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亮点
(一)工业投资结构优化。2017年,全区工业投资650.83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58.5%,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全年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工业固定资产设备抵扣129.11亿元,占工业投资的19.8%,占比较上年提升4.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趋优发展,随着“263”去化进程的推进,纺织业和化学工业投资明显减少,同比降幅分别达24.4%和10.4%,冶金、机械、电气、电子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投资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工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将加快
我区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十大产业链健康发展。2017年,全区396家十大产业链企业全年共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69.02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提升11.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新材料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电网制造等四大行业贡献明显,2017年共完成产值788.47亿元,占全区十大产业链的57.6%,对全区十大产业链增长的贡献率为82.0%。
(三)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2017年,全区673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共完成产值1942.98亿元,同比增长18.8%,高出全部规上工业3.8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1.8%,同比高出1.3个百分点。航天航空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成为拉动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行业,2017年共完成产值455.40亿元,对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7.9%。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17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7.54亿元,利润总额146.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21.0%,增速分别高出全区水平1.6和0.3个百分点。
(四)新产品生产加速。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新产品注产值218.38亿元,同比增长36.2%,增幅比上年高出33.0个百分点,比全部规上工业高出21.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7%,比上年高1.3个百分点。十大产业链共完成新产品产值47.64亿元,比上年增长近2倍,尤其是轨道交通产业链,新产品产值是上年的9倍。
(五)去库存效果显现。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产成品存货196.50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产成品增速从年初的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到下半年的低于主营业务收入,两者差距扩大至9.0个百分点。
(六)企业较高景气,未来预期上行。通过对全区396家企业调查,结果显示四季度全区工业处于“较高景气”区间,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128.2,企业景气指数131.7。两指数全年虽有震荡,但都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运行,要好于上年的“较为景气”,企业和企业家对下阶段的经营走向预期较好。
三、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传统产能回升,结构偏重。2017年,我区工业经济的增长以重工企业为主,全区1599家规上工业中有1117家是重工企业,合计产值3367.09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2.4%,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钢压延加工业价格指数从上年底的100.49直升到现在的125.32,期间更是出现的140.14的峰值,中天钢铁和东方润安两大钢厂产能迅速释放,使我区重工企业产值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11.6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7.3%,比上年提升13.4个百分点。粗钢和钢材生产加快,全年产量分别增长13.0%和10.8%,比上年分别上升11.5和7.8个百分点,尤其是粗钢,自4月以来产量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增长。
(二)产值增长受益于价格,产量增长面萎缩。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较快,主要受价格指数影响。从实物量来看,全区列统的115种工业产品中,仅有63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仅为54.8%,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产品产量增长面低于产值增长面12.2个百分点。本年产量增长的产品中,同比增幅比去年下降的有16种,占25.4%。从全区来看,本年产品产量比去年下降或同比增幅出现下降的产品共有68种,占59.1%。
(三)新增规模不大,后续动力略显不足。2017年,全区年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1家,其中新开业企业1家,成长企业220家。新增列统企业户均年主营业务收入仅0.5亿元,远低于2017年在库企业户均3亿元以上水平。我区全年因关闭、停产、注销、合并、转专业、规模萎缩等原因退出规上的工业企业共154家,2017年实际净增规上工业仅67家,随着“263”行动的推进,我区还有一批企业将面临关停。新增企业体量不足,退出企业数量增多,我区工业经济稳增长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注: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撰稿人:杨 瑛
核稿人:王 勇
签发人:石兰生